翻新时间:2021-03-12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三年级的一篇讲读课文,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家名篇。从整个初中语文教材小说应完成的教学目标看,要教会学生体会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环境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本单元,本课教材应完成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其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的态度感情,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里几乎没有人间亲情、友情,只有金钱的现实。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
2、教学目标:
⑴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
⑵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进一步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教学重难点:
⑴重点:
理解作者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运用对比手法成功刻画人物性格。
⑵难点:
悬念的铺排,构思的巧妙。
【学情分析】
绝大部分学生对学小说兴趣较大,他们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看过小说之后印象较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对于小说中的字、词、句,大部分学生不会感觉有难度。这有利于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能力的培养、欣赏水平的提高。
【教法分析】
1、整体感知法:
指导学生在阅读小说时,把握主要人物的主要情况,从整体感知小说。
2、比较教学法:
与《变色龙》比较,抓住人物善变的特点,理解对比手法成功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3、自主讨论法。
【学法指导】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在分析人物、环境时,要抓住一个“变”字,通过变化的对比,以及与《变色龙》的比较,培养学生比较思维的能力。在分析悬念铺排时,要扣住一个“巧”字,以达到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自主讨论式的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并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感悟文学艺术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还记得我们在初二学过的《变色龙》吗?请同学们回忆──小说中的“变色龙”是指谁?作者为何称他为“变色龙”?
“变色龙”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善变,在俄国有善变的“龙”,在其他国家呢?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
二、课文分析
1、阅读全文,抓住主要人物的变化,并以此概述故事情节,考虑课后练习二。
学生讨论:本篇小说情节富于变化,跌宕曲折,引人入胜,关键是设置了悬念,构思很巧妙。请找出小说中的悬念,作适当分析。
提示:他们一家为什么要每星期天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散步?于勒是个什么样的人?于勒曾是他们的灾星,现在为何却成了他们的福音?他们极其美妙的梦境是否得以实现?为什么?
(设题目的:以此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巧妙,也引导学生由此入手逐层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找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分析它们的不同点,说说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设题目的:让学生理解环境描写是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进而服务于文章的主题的。)
3、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设计如下问题供学生讨论,之后笔答,以此调动每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⑴小说刻画的人物主要有哪些?他们的个性特征怎样?菲利普夫妇的言行是怎样变化的?从哪些最具代表性的语句、语段中可以看出?
(设题目的:理解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⑵课题《我的叔叔于勒》可否改为《于勒》或《我的父母》或《菲利普夫妇》等等?为什么?
(设题目的:理解“我”对于勒的感情区别于“我”的父母对于勒的感情,以及“我”、菲利普夫妇、于勒在文章中的作用。)
⑶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他们的结局怎样?这是由个人性格造成的,还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在那样的环境中怎样才能实现发财梦?
(设题目的:以此达到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和归纳。)
3、发散训练:
⑴假如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的是个发了大财的于勒,他们的言行会是怎样的?请设想一下。用150个左右的字完成。
⑵请以《大千世界》为题,以反映当代人际关系为中心,写一篇课外作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水上芭蕾
- 一张旧照片
- 续编《狼骗牧人》
- 小雨点
- 彩色笔的故事
- 秋
- 运动会
- 我的文具盒
-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
- 军训结束了
- 第一场雪
- 我的老师
- 美丽的桂林
- 丑猪果果
- 第一场雪
- 民间金融监管的经济背景及模式选择
-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对策
-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工程总承包项目财务管理工作初探
- 浅析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 新时期军工企业增值税税务筹划工作的创新
- 互联网金融现状、优势和前景
-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政工工作能力
- 王宗南:上海滩商界大佬沉浮录
-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前景及对策研究
- 新形势下医院资金管理措施分析
- 未来中国经济如何拉动
-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社会影响
- 基于信息化管理探讨医院财务的内部控制策略
- 部队财务电算化管理构建
- 《徐增巧破巫术》教学设计
- 《给老师的一封信》教学设计
- 《友谊的航程》教学设计
- 《徐增巧破巫术》教学设计
-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
- 《习作7》教学设计
- 《习作7》教学设计
- 《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友谊的航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练习六》教学设计
- 《日新月异的电视机》教学设计
- 《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友谊的航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练习七》教学设计
- 《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