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4
《威尼斯商人》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情节,体会剧中矛盾冲突。
2、品析人物形象,体会时代背景特征。
【教学过程设计】
一、相关知识铺垫
1、简介莎士比亚及时代背景。
2、简单介绍《威尼斯商人》前三幕内容。
二、初读戏剧,把握情节
1、学生默读,读中解决问题
⑴剧中主要人物都有谁?
⑵剧中主要围绕一个怎样的事件产生的矛盾冲突?
2、个别读,鼓励学生独立感知戏剧剧情
选择自己认为精彩的剧情,仔细品评。然后把你的理由说给大家听。
提示:可以品评人物,可以从戏剧语言上品评,或者品评情节等等,
预设可能情况:夏洛克的残忍与无情;安东尼奥的重友谊;夏洛克尖酸刻薄的语言;法官鲍西娅精彩的审判过程等等。
(学生发言,学生互评,教师最后做总评,师生共同达成共识:法官精彩的审判过程最为精彩;理由是:法官审理案件之前,夏洛克在众人的恳求之下,仍然坚持要残酷的割下安东尼奥身上的一磅肉,这使得观众对他的痛恨之情已达到了极点,非常想看到这个没有任何同情心的家伙的结局,而法官审判的情节则正满足了观众的这种心里需求。所以这一情节应是本幕的高潮所在。)
3、重点读,把握主要矛盾:
⑴读前铺垫过程:小组内讨论分担人物角色,并简单分析朗读中如何把握人物语气的特点和表情特征。
⑵尝试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然后小组成员进行纠误、点评。
⑶教师点小组在班级内展示分角色朗读。全班进行点评,点评中深刻体会人物形象,把握戏剧矛盾。
⑷班级内推选出优秀代表,结合点评结果再读。
4、把握角色性格特征
⑴根据以上的感知,学生独立完成评价。
问题引导:
①在审判过程中,鲍西娅法官和夏洛克对话是葛莱西安诺一再简单重复几乎相同的几句话有什么作用?(葛莱西安诺看似简单的对法官的赞美之词,实际却是对案子有了胜算,对残忍而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夏洛克即将遭到报应的一种痛快解气的心理。这也正是在场所有人的一种心理)
②为何在正式判案之前要设计其他人求情的过程,而且还占了很大的篇幅?(多人求情而夏洛克仍没有一点让步之心,夏洛克还一味的坚持要从身上割下一磅肉来,其恶毒之心可见一般)
⑵班级交流,达成共识:夏洛克贪婪和残忍,鲍西娅聪敏、机智,安东尼奥具有侠义精神。
5、把握时代背景:
问题引导:你如何看待戏剧中所发生的事,你能不能试着评价一下这个社会?
剧本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丝毫没有人情味而言。
6、拓展发挥:
选择你喜欢的一个人物形象,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和品评。例:
人物鲜明的语言:在“法庭审判”这场戏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语言特色。例如,夏洛克在上场之后,他一张嘴同时对付好几个人,能言善辩,或用逻辑推理而无懈可击,或用反问加强语气,或用冷嘲热讽迫使对方无言以对,或用生动的比喻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词锋逼人,不可一世。鲍西娅上场后,他认为形势有利于自己,就满口阿谀逢迎之词。判决之后,则痛苦不堪,哀怨悲叹。其他人物的语言也各有特色,如公爵的委婉耐心,鲍西娅的周密稳健,葛莱西安诺等。
7、布置作业:
课下小组成员尝试排练本场戏或其中的某个环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不自量力
- 叹气,源自于爱
- 我的人生设计
- 我与祖国共成长
- 一场悲剧
- 自私的代价
- 祖国在我心中
- 改变自己
- 冲锋的“战士”
- 可爱的冬天
- 交通安全你做到了吗?
- 汶川重生
-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 第一次买菜
- 一份“薄礼”
- “过渡时期”的大师
- 红木飞天之思
- 红木浓情“领袖”风
- 文人画的发展与变革
- 衣冠的文化归属
- 第一所木作文化学堂
- “2015年度三里屯太古里年轻艺家奖”即将揭晓
- 一切如意 人生如意
- 微信红包的温情
- 红木家具与生俱来的中式情怀
- 古风吹不散 以木为妆
- 尴尬的重阳节
- 黄胄《欢腾的草原》拍卖背后的故事
- 2014年秋拍书画市场盘点
- 啜一杯凡尘梦中茶
- 15.庐山云雾
- 《包身工》
- 13 一夜的工作
- 古 诗 三 首1
- 我的战友邱少云
- 1 卜算子·咏梅
- 18、卖火柴的小女孩
- 小学高年级《一次比赛》习作指导实例
- 小学高年级“地球”话题作文指导设计
- 《挑山工》教学设计
- 18 鸟的天堂
- 第一场雪
- 草船借箭(二)
- 13 景阳冈
- 《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