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1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导入
1.导语 :在前几课,我们观赏了台湾阿里山的云雾,领略了江南的美景。同学们想不想到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去旅游?那里有一处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板书课题)
2.演示一组照片后,简介青海湖
(1)先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课前搜集、了解到的有关青海湖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教师对搜集信息能力强的同学给予表扬。
(2)教师作适当补充:青海湖蒙语叫“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青海潮的流域面积比湖面大10倍,有50条短河从三山的四面八方汇入,没有出海的通路,因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湖水含氧量少,含盐量最大,是一个咸水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青海湖。
三、自主诵读,合作交流
1.现在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给你的同桌听,并跟同桌交流自己喜欢的理由。
2.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四、重点品读、感悟
1.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儿?
2.“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怎样描写青海湖的。教学的难点是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的意思。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在读书、思考、讨论中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运用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教师适当给予点拨。
探究活动
青海湖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或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为导游写一篇解说词,并学做导游,要求学生自由组成旅游团,自我推荐尝试当导游,全程陪同作解说,最后评选出优秀导游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考了77分
- 金秋
- 好朋友
- 我真高兴
- 秋季运动会
- 我们的教室
- 语文老师
- 菜豆腐
- 可爱的小花猫
- 汉江大桥
- 秋风吹
- 自我介绍
- 做蜡烛
- 喷泉
- 汉江大桥
- 民间金融监管的经济背景及模式选择
-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前景及对策研究
- 新形势下医院资金管理措施分析
- 新时期军工企业增值税税务筹划工作的创新
- 部队财务电算化管理构建
- 王宗南:上海滩商界大佬沉浮录
- 工程总承包项目财务管理工作初探
-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对策
-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社会影响
- 互联网金融现状、优势和前景
- 浅析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 未来中国经济如何拉动
-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政工工作能力
- 基于信息化管理探讨医院财务的内部控制策略
-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友谊的航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习作7》教学设计
- 《习作7》教学设计
- 《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友谊的航程》教学设计
- 《给老师的一封信》教学设计
- 《日新月异的电视机》教学设计
- 《练习七》教学设计
- 《徐增巧破巫术》教学设计
- 《徐增巧破巫术》教学设计
- 《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练习六》教学设计
-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
- 《友谊的航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