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风筝
翻新时间:2021-03-12
理想的风筝
语文教案-理想的风筝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主要内容。
3.学习刘老师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学习本文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见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有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走出了一条灿烂的人生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理想的风筝”讲述的就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
板书:14 理想的风筝
二、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交流所得。
三、深入思考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思考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的疑问。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
3.班上汇报。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4)题目“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含义。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四、总结
1.听范读录音。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积累·运用四》中的《风筝》一文。
教案点评:
本课重难点:1.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疑点是对结尾句的理解。通过阅读、质疑、解疑来解决重、难点;教师点拨疑点。引导学生课前进行预习。课上自读、提问、讨论、交流。课下阅读相关篇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羊寨桃花园一游
- 四季(诗歌)
- 秋天的树叶
- “天书奇谈”,谢谢你
- 我的手机
- 难忘的一次生日
- 读《军旗飘飘》有感
- 说“成功”
- 一次激烈的足球赛
- 我喜欢
- 妈妈,谢谢您
- 改选班长
- 谁不说咱家乡好
- 感恩信
- 田园一游
- 略论程朱理学与南宋教育的关系
- 侗族社会生活中音乐的地位与作用
- 英国工业化时期的铁路建设对社会的影响
- 传统善堂善会在清末的社会影响力
- 寄生地主制的作用和历史地位
- 战后日本町内会废止过程
-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
- 浅析秦汉丧葬制度体现的等级现象
- 从清末洋务史看中国强国御侮思想
- 毛泽东反右思想的萌芽
- 民国初年袁世凯与国会制宪权之争
- 象征人类学视野下的小河墓地遗物分析
- 吉林乌拉打牲文化特点探析
- 用地域文化拓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刍议
- 中国鸦片问题文献及研究述评
- 《一双手》教学设计
- 《花之咏》教学设计
- 《我们的手》教学设计
- 《我们的手》课文
- 《一双手》课文
- 《手上的皮肤》教学设计
- 《花之咏》课文
- 《花之咏》教学设计
-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 《花之咏》教学设计
- 《一双手》教学设计
- 《游园不值》教学札记
- 《我们的手》教学设计
-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 《花之咏》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