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3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语文教案-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教案示例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教学目标 :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导入
1.导语 :在前几课,我们观赏了台湾阿里山的云雾,领略了江南的美景。同学们想不想到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去旅游?那里有一处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板书课题)
2.演示一组照片后,简介青海湖
(1)先让学生自由说,可根据课前搜集、了解到的有关青海湖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教师对搜集信息能力强的同学给予表扬。
(2)教师作适当补充:青海湖蒙语叫“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青海潮的流域面积比湖面大10倍,有50条短河从三山的四面八方汇入,没有出海的通路,因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湖水含氧量少,含盐量最大,是一个咸水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想想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青海湖。
三、自主诵读,合作交流
1.现在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给你的同桌听,并跟同桌交流自己喜欢的理由。
2.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四、重点品读、感悟
1.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儿?
2.“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怎样描写青海湖的。教学的难点是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的意思。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问题,在读书、思考、讨论中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运用激励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教师适当给予点拨。
探究活动
青海湖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或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为导游写一篇解说词,并学做导游,要求学生自由组成旅游团,自我推荐尝试当导游,全程陪同作解说,最后评选出优秀导游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吹羽毛比赛
- 仙人球
- 舅舅结婚了!
- 赔礼道歉
- 森林历险记
- 乐艾后悔了
- 美丽的漳州
- 小熊嘟嘟的故事
- 洗衣服
- 大公鸡
- 游植物园
- 小星星
- “100”分不光荣
- 小金鱼
- 我的梦
- 公路隧道上跨供水隧洞爆破振动监测技术浅析
- 供热锅炉的经济运行和节能管理
- 关于国内外环氧沥青的应用现状
- 关于地铁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分析
- 关于对公安消防部队成建制合成训练的几点思考
- 公路施工技术的重难点分析
- 公路隧道开挖支护施工现状分析及研究
- 房建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
- 供电企业安全管理探究
- 故障诊断技术在现代矿山机电设备维护中的应用
- 关于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建设的思考
- 公路桥梁新型伸缩缝的分析研究
- 关于工程造价管理的探讨
- 关于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研究
- 关于地理国情监测的思考
- 白杨
- 阿里山的云雾
- 高梁情
- 冀中地道战
- 语文五年级下学期 第七单元测试题
- 语文五年级下学期 第五单元测试题
- 最后的辉煌
- 白杨
- 三峡之秋
- 飞夺泸定桥
- 其他教案-《4* 迷人的张家界》教学设计
-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 黄河象
- 语文五年级下学期 第八单元测试题
- 乌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