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8
迷人的张家界
语文教案-迷人的张家界
【课 题】《迷人的张家界》
【教 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从多方面生动具体地描写了张家界迷人的自然风光,歌颂了祖国的壮丽山河,点明了张家界举世无双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课文内容紧扣迷人一词:先说游览张家界之后的总体感受—仙境般迷人;然后通过奇山秀水的描写和张家界在世界自然遗产中的地位,具体表明了张家界的迷人;课文的结尾和开头相呼应,强调了这里确实是迷人的人间仙境。文章语句优美,运用了多种表达手法,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写作训练的好素材。
【教学目标 】
1、认识本课生字:絮、劈、纤、杉、皆、锦、怡
2、读懂课文,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多种途径感受张家界迷人的自然景色,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张家界的迷人的;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活动概述】教学围绕读文,质疑,解疑,再读,再解疑这一中心环节,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在理解课文、查找资料中解疑,在感情朗读中体会表达方法,在仿写练笔中培养写作应用能力。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观看图片,导入 新课
揭示课题: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优美,看看这些图片,知道是什么景点吗?
今天这一课,我们要去湖南的张家界走一走,领略哪儿的迷人风光(屏幕出示:迷人的张家界,“迷人”二字用红色显示) 观看泰山、华山、黄山、桂林、张家界的景色图片(以张家界的图片为多)
齐读课题。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图片,直观形象地引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面入景,入情地领悟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
二、初步感知,质疑问难 为什么说张家界迷人?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张家界的迷人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大屏幕展示张家界的景色,配乐朗读。)
再快速读一读课文,你有什么疑问吗?写在“问号姐姐”栏里。(屏幕出示:问号姐姐)师巡视指导操作
学生初次欣赏张家界的景色,听配乐朗读,认识生字。
学生提出问题,把问题打在学生机上的相应位置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解决生字词。
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小养成问“为什么”的习惯。
三、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解决部分问题 自由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在书上圈圈划划,看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对解决问题多的学生给予鼓励、表扬。
还有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总结归纳后打在大屏幕上。 学生按要求自学。
小组讨论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在解决的问题后打“* ”,屏幕上会出现表示夸奖的图片(在学生机上操作)
集体讨论,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 通过自由读课文,使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并能通过阅读和思考,小组合作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四、查找搜集资料,解决重点问题,体会表达方法 你们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吗?怎么解决呢?
以小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问题,看哪些小组解决的问题多。
重点指导解决: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家界的“迷人”。2、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开头的中心句及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教师用多媒体提供资料库) 学生分四人小组,自主选择最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合作学习,分工负责查找、搜集资料,并结合课文内容解决问题。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自主练习的空间,通过自查,讨论等形式,尊重了学生个别差异和多样性的选择。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减缓了练习的坡度,教师的适时点拨,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了发挥。
五、练读课文,体会感情。 你喜欢这篇课文吗?最喜欢哪一部分?说说理由。
请看大屏幕,用鼠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用你自己的方式读一读。(屏幕出示五幅图,分别是二——六自然段,配以文字,供学生选择)
你读得怎么样?读给你最要好的同学听一听?
谁愿意读给同学们听一听?(配乐)
请五个同学分别读二——六自然段(配上音乐) 学生说出喜欢自己喜欢的一段及理由。
学生在学生机上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练读。
学生互查朗读情况。
学生展示读书情况。
学生在叙述喜欢的理由时,使刚学的表达方法及时得到巩固。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进一步加强学生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表达自己在学习课文中产生的想象,达到积累语言,感情朗读的目的。
六、拓展延伸,仿写练笔,课堂小结
张家界的美景可多了,除了书上介绍的,你在课前还收集了那些资料,愿意介绍给同学们吗?
老师这儿还有许多的张家界美景,给大家看一看。(大屏幕播放录象,最后定格成一幅幅画面)
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想写下来吗?模仿书上的写法,选择一幅画面写一写。
请学生来读一读自己的练笔。
小结,提出疑问:我们该怎样保护这些风景名胜?(屏幕出示一些风景名胜遭破坏的画面。)
欣赏有关张家界的音乐,结束本堂课的学习。 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
学生观看录象。
学生在学生机上选择喜欢的一幅画面,点击,再次观看,进行小练笔。
学生修改,朗读自己的练笔。
学生思考问题,课后解决,可用多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的资料展示,激发了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使学生开阔视野,练笔的设计,达到语文教学使学生能“语”能“文”的目的,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
课后问题的提出,将语文学习的范围延伸至课外促使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莫拉克之子
- 梧桐树
- 妈妈是个“偏心眼”
- 父爱真伟大
- 奇妙的书世界
- 校园的风景
- 不认真的代价
- 养蚕
- 老家之行
- 我的姐姐
- 小象比赛
- 读《伊索寓言》有感
- 大海边玩耍
- 我后悔的一件事
- 摩尔庄园
- 烟草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浅研
- 浅析建筑钢结构材料检测思路构建
- 公路工程变更与计量支付工作的分析
- 建筑施工管理中问题和应对措施探析
- 试论我国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简论新农村建设中工程建筑的质量管理
- 一类卷烟消费需求特征与影响因素的调研分析
-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研究
- 浅谈E―Learning环境下非正式学习ぴ谄笠蹬嘌抵械挠τ
- 试论怎样制定有效的企业战略
- 花生专用有机肥肥效试验研究初探
- 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 基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探讨
- 青海云杉的特征特性及其育苗技术探究
- 榆林市沙地樟子松育苗技术研究
- 2《三亚落日》
- 4《太阳》
- 3《时光老人的礼物》
- 2《草船借箭》
- 1《狼牙山五壮士》
- 28《福尔摩斯的推断》
- 19《悲壮的一幕》
- 6《台湾蝴蝶甲天下》
- 1《燕子》教学设计之四
- 1《燕子》教学设计之三
- 6《再见了,亲人》
- 20《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 18《学与问》
- 7《忆铁人》
-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