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2
语文五年级下学期 第六单元测试题
语文五年级下学期 第六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测试题一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比较组词。
蝇( ) 拭( ) 渗( ) 炙( )
绳( ) 试( ) 掺( ) 炎( )
三、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写在话号里。
既要 …… 又要 …… 一方面 …… 一方面 ……
由于 …… 因而 …… 所以 …… 因为 ……
1.我( )热爱自己的家乡,( )这是我生长的地方。
2.他( )投身写作,( )学习微机操作。
3.我们( )思想品德好,( )学习成绩好。
4.( )小秋平时刻苦努力,( )她期末考试名列前茅。
四、缩写下面句子。
1.紧跟在后边的象群惊恐地望着在淤泥里挣扎的老象,
2.一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
五、阅读。
肖伯纳的感慨
灯光辉煌,人影散乱。肖伯纳(英国作家)访问苏联回来,朋友们都来看他,室内热闹极了。
肖伯纳谈了自己访问的观感后,说。“苏联有个小姑娘还给我一个教训哩。有一天我在街头遇见了一个苏联小姑娘,那小姑娘聪明活泼,逗人喜爱,便同她玩了很久。临别的时候,我对她说:“你回去告诉你妈妈,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肖伯纳。”肖伯纳望着朋友们,说:“你们猜,小姑娘会怎样说呢?”
朋友们七嘴八舌 有的说 小姑娘会感谢 有的说 大作家同她玩 她会感到幸福
“哈哈,你们都猜得不对。”肖伯纳说:“也许我的态度有点儿傲慢吧,小姑娘竟然学着我的口吻说:‘你回去告诉你妈妈,说今天同你玩的就是苏联姑娘安娜。’”
“啊!”朋友们啊了一声,又大笑了。
“一个人不论有多大成就,他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要永远谦逊。”肖伯纳深有感触地说,“这就是小姑娘给我的教训,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她!”
1.给短文的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短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该用_________语气读。
(l)傲慢,漫不经心。(2)自信,理直气壮。(3)生气,稍带讽刺。
3.用横线划出和“这就是小姑娘给我的教训”一句相照应的句子。
4.用波浪线划出本文的中心句。
六、下面这些知识,课堂上并没有接触过,看看哪些同学知道。暂时还不知道的,没关系,平时注意多阅读多积累就是了。
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的诗中描写的是什么乐器?(古筝、扬琴、琵琶、吉他)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哪个民族的民歌?(蒙古族、匈奴族、鲜卑族、苗族)
3.唐宋八大家中属于唐代的有哪几位?(2位、 3位、 4位、 5位)
4.《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多少人?(36、 72、 81、 108)
七、我们使用的成语,有很多是经过长时间的精简浓缩而成。如果能知道原来的意思,对成语的理解一定会有帮助。下面列出的是原句,请你写出浓缩后的成语。
1.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
2.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
3.一叶落知天下秋。( )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5.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
6.鲁班门前弄大斧。( )
八、口语交际。
每个人都会做梦,你做过什么有意思的梦,和别人说一说,如果记不清了,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梦想。
答案:
一、骨骼、脚趾、椭圆、炙烤、澎湃、粘稠、松脂、推测
二、苍蝇、绳子;拂拭、测试;渗透、掺水;炙热、发炎
三、1.所以……因为…… 2.一方面……一方面…… 3.既要……又要…… 4.由于……因而……
四、1.象群望着老象。2.苍蝇飞舞。
五、1. , : “ 。”:“,。” 2.(3) 3.一个人不论有多大成就,他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要永远谦逊。4.一个人不论有多大成就,他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要永远谦逊。
六、1.琵琶 2.鲜卑族 3.2位(韩愈、柳宗元)。 4.108。
七、1.车水马龙 2.千钧一发 3.一叶知秋 4.投桃报李 5.一暴十寒 6.班门弄斧。
八、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钓鱼
- 秋在乡间
- 屋檐下的小燕子
- 我的爸爸
- 练字启示
- 母爱的伟大
- 爱的实现
- 美丽的家乡
- 母爱
- 小狗
- 月圆之日
- 《回乡偶书》
- 观日出
- 鸽子
- 祭扫烈士墓
- 关于高职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 试析用范式理论审视高职院校课程建设
- 关于高职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教工党建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 关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定位及其实效性研究
- 试析地市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
- 试析工学结合的管理实务课程标准开发研究
- 试论专业建设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 试论示范院校建设的校园廉政文化建设途径探索
- 试析如何走出职业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
- 试析高职《运输管理实务》项目化课程整体设计研究
- 试析五年制高职德育课程结构优化策略
- 试析高职学生“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试论高职生特点的励志教育平台构建研究
- 从学校人到职业人:论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研究
- 《赤壁赋》教学设计
- 《赤壁赋》教学设计
- 《赤壁赋》教学设计
- 《赤壁赋》教学设计
- 《赤壁赋》教学设计
- 《赤壁赋》教学设计
- 《赤壁赋》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 《赤壁赋》教学设计
- 《赤壁赋》教学设计
- 《赤壁赋》教学设计
- 《赤壁赋》教学设计
- 《赤壁赋》教学设计
- 《赤壁赋》教学设计
- 《赤壁赋》教学设计
- 《赤壁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