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12
18《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之一
18《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要求
1.地道战是冀中人民创造的一种十分巧妙的对敌斗争方式,通过学习了解地道战,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2.理解地道战在抗日战争史上的特殊地位。
3.为课文分段,归纳段意,并学会分层和写出层意。
4.朗读。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教学重点
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难点
理解冀中地道战的特殊地位。
教学时间 2课时。
板书设计 :
利用地道 坚持斗争
地道 结构独特
出口隐蔽 能守能攻 顽强的斗志
巧妙防备 水火毒气 无穷的智慧
有线无线 联络方便
粉碎扫荡 创造奇迹
作业 设计:
课内:抄写词语、选词填空、按课文内容填空、造句
课外: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教学准备 光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教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一、板书课题:冀中地道战
解题:冀,河北省简称;冀中:指冀中平原;地道:在地下挖洞,形成通道。
二、整体入手,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思考:
①地道战这种斗争方式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②地道的式样和特点各是什么?
2.预习生字、新词。
堡垒:作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
妨碍:阻碍。
隐蔽:借旁的事物来遮掩。
迷惑:辨不清,摸不着头脑。
三、读熟课文、理清顺序,划分段落
第一段(1~2自然段)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用地道战同敌人斗争。
第二段(3~7自然段)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有效地打击了敌人,体现了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第三段(8自然段)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理解课文,了解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无穷的智慧和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理解冀中地道战的特殊地位。
一、复习引入
提问:通过预习你知道什么了?这节课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写了什么?
时间、地点、事件。
抓重点:斗争方式——地道战。
2.自由读,体会内容。
三、学习第二段(逐自然段学习)
1.自由读全段,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全段意思:
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
2.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地道在打击敌人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地道——是人民武装坚强的堡垒。
3.自学4~7自然段。
自学题,在书中找一找哪些地方体现了“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
①自由读文。
②勾划。
③讨论。
④汇报。
教师摘录要点作总结。
地道:式样100多种,洞内设施较完备。出口隐蔽,虚实结合。洞内“关口”多,防毒,防水,设“有线电”等等。
4.朗读,把地道的奇迹及对人民无穷智慧的感受读出来。
四、学习第三段
1.齐读,说说写了什么?
2.追问:你怎样理解“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3.说一说。
4.读全文,再次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袋鼠相扑
- 快乐的父子俩
- 我玩滑板车
- 学骑自行车
- 难忘的一件事
- 美丽的春天
- 狡猾的狼
- 这就是我
- 空欢喜
- 紫阳湖公园
- 别开生面的乐礼视唱课
- 袋鼠相扑
- 我的小白毛
- 猜谜游戏
- 未来的房子
- 工程审计中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思路与控制研究
- 建筑节能经济评价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和管理方法研究
- 分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
- 浅谈消防工程施工及安全管理
- 轧钢生产技术发展的探索
-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 建筑剪力墙结构施工质量提升措施探讨
- 水平层状软弱围岩隧道预防拱顶坍塌施工技术
- 土木工程建筑技术的方法技术探讨
- 施工中出现桥梁裂缝的原因分析
- 工程总承包商如何有效控制施工分包商
- 桥梁转体施工技术
-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 实用心性在中国传统建筑色彩中的应用研究
- 论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如何控制
- 16《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五
- 16《晏子使楚》片断赏析
- 18《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之一
- 16《晏子使楚》第二课时
- 15《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之五
- 16《晏子使楚》教学设计之六
- 15《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之二
- 15《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之六
- 18《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之六
- 16《晏子使楚》片断赏析
- 15《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之八
- 18《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之三
- 15《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之一
- 15《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之四
- 15《田忌赛马》教学设计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