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04
《钱学森》教学设计之一
《钱学森》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体会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回国为祖国的腾飞发展作贡献。
2、体会钱学森冲破阴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献身。
教学用具:挂图、录音机
教学用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设置悬念
1、揭题谈话,简介人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老师这里有一点资料,请同学们读读。(出示有关资料)
2、设下悬念,为自读作铺垫。
钱学森学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反馈纠错
1、一读课文。
(1)明确一读要求: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检查效果。
分自然段检查,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二读课文。
(1)提出要求:让学生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文。
(2)检查效果。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
3、三读课文。
(1)明确要求: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
(2)检查讨论。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
分段,理清课文脉胳。
一(1)二(2)三(3~4)四(5~6)五(7)
三、分段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说说“垠、艘、额、裕”这4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它们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样?
2、教师示范指导“艘、额”这两个字的书写。
3、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自读了课文,大家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文中有关主人公钱学森的语言你们画下了吗?这节课我们精读课文,对人物的语言细细品味,体会钱学森的话语中饱含的情感。
2、学生朗读钱学森说的话。
二、精读课文
1、精读第一段。
(1)默读。
圈画出这一段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内心活动的词句,结合书上的插图,读一读,体会钱学森归国时的心情。
(2)抓住重点句品读。(投影显示)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火箭的舱壁啊!
(3)感情朗读。
钱学森乘一艘巨轮返回祖国,15天的海上航行魂牵梦绕的祖国就在前方,他的心情是多么迫切、喜悦啊!
2、精读第二段。
(1)指读第二段。
(2)出示钱学森的话(投影显示)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①为什么钱学森要强调“我是中国人”?
(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的诵读中领悟,他牢记自己的祖国是中国,他要为祖国人民多做点事。)
②钱学森在美国时做怎样的准备?目的是什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知道他在美国发愤攻读,是要将来回国为祖国做贡献。)
③朗读加深理解。
(3)小结。
3、精读第三段。
(1)指名读。
(2)导语 :在新中国成立之际,钱学森归国的愿望越怎样,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3)出示重点句,品读感悟。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勉励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①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这一天”指的是什么?
②为什么说“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③这段话表达了钱学森怎机关报思想感情?(引导生从读中全会主人公对祖国的眷念、热爱。)
(4)感情朗读。
(5)小结。
4、精读第四段。
(1)指名朗读。
(2)读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军官的话,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感情朗读。
(4)小结。
三、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回顾,准备新授
1、课文生动地记叙了什么?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吗/
2、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在我国政府和周总理的关怀下,终于归国了。那么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哪些贡献呢?
二、精读第五段
1、指名读第五段。
2、“卓越”是什么意思?(超出一般)
为什么说钱学森的贡献是卓越的?
(引导学生理解钱学森的发展科学技术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为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能明白“中国导弹之父”这一高度评价的内涵。)
3、感情朗读。
三、总结全文
1、本文具体地记叙了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回国后,他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赞扬了他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2、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读,加以体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成长的烦恼
- 迷人的彩虹桥
- 成长的烦恼
- 即将绝版的三峡
- 成长的烦恼
- 成长的烦恼
- 今夜星光灿烂
- 爸爸妈妈少年时期的烦恼
- 父母少年时期的烦恼
- 我做桥梁设计师
- 反对战争
- 我与电脑
- 成长的烦恼
- 成长的烦恼
- 成长的烦恼
- 从经济正义到政治正义:休谟与洛克财产权理论之比较
- ITS在道路交通中的应用
- 地铁环控热负荷的分析
- 变频技术在地铁自动扶梯上的应用
- 地铁车辆辅助逆变电源分析研究
- 试论平衡高师声乐专业学习中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 论“需求层次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 北京奥运会交通组织的经验
- “对话”随想─访谈类节目的感与悟
- 津滨轻轨过渡段附加防水层防水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 上海轨道交通明珠线共线运营方案
- 智能交通技术本土化问题讨论
-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城市交通建设
- 谈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论和谐正义观
- 《惊弓之鸟》同步作文 训练素材
- 《惊弓之鸟》 整体阅读感知
- 《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1
- 《惊弓之鸟》 知识点精析
- 《路旁的橡树》同步作文 范文习作
- 《惊弓之鸟》 老师语录
- 《惊弓之鸟》 作者及作品介绍
- 《惊弓之鸟》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
- 《惊弓之鸟》 重点问题探究
- 《惊弓之鸟》 教学设计2
- 《路旁的橡树》同步作文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路旁的橡树》 考点练兵1
- 《路旁的橡树》 考点练兵2
- 《惊弓之鸟》 重难点分析
- 《路旁的橡树》 教案讲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