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1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之一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之一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作画、写作能力。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揭题,明确本课时学习目标:学习游园不值
2、解题: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3、介绍作者(用网上资料示作者情况)。
4、初读,大体了解诗的内容。
5、师示范朗读。
6、生随师小声朗读,体会读音的准确性。
7、投影课本上的插图:生自读诗,借助字典和插图,想句子的意思,并标出不懂的词语。
8、字词质、释疑。
(应:原意“应该”,这里当“大概”、“可能”讲。
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当“可怜”讲。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
久:很长时间。)
9、指名逐句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大概主人爱惜园中的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地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10、指导读,读出诗的韵味来:
师读,生仿读:自读,指读,齐读。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1、启发想象:
①、诗人并没有进园,他怎么知道园中早已是满园春色呢?
②、园中的景象是怎样的?(4人组讨论)
(有柳树和各种美丽的花;有蝴蝶、蜜蜂;有浓郁的花香等。)
12、将诗中的内容通过画面展示出来。(学生各自据诗意画画)
13、交流:投影学生的画,师生评议。
14、试试:将本诗用自己的话改作一下(可以是诗,也可以是散文。)
15、习作,交流,评议。
16、背诵诗句。
17、小结:作者看花虽然进不了门,但他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今天通过学习和体会诗意,也使我感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美好的春景。
五、作业:背诵、默写《游园不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鹿泉的冬天
- 我喜欢下象棋
- 城市之雨
- 金庸版篮球赛
- 我的老师
- 我终于登上月球啦
- 母亲的泪
- 飞跃那道彩虹
- 热闹的运动会
- 我是一只老鼠
- 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 再见,桥北!
- 小雏菊
- 读书、啃书,我为书狂
- 永恒的香
- 新《环境保护法》下环保组织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研究
- 培育核心竞争力,强化重点学科建设
- 五四时期的国家理念:自由主义
- 条形码和二维码在公证系统中的应用
- 论社会舆论对量刑的影响
- 从程序法角度完善虐待罪法条的实施
- 我国民商法中连带责任认定的若干思考
- 英国2015年保险法修改的解读
- 论高科技洗钱犯罪方式
- 试论检察机关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视角下的司法警察工作
- 恐怖主义与反恐战争的伦理难题
- 论我国刑法对男性权利保护的缺失
- “信息社会”科研保密的困难及应对
- 我国民事缺席判决制度之完善思考
- 浅析韩国老年人护理保险法律制度
- 我的战友邱少云
- 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田忌赛马
- 放弃射门
- 桃花心木
- 苏教版第十册教案
- 一件运动衫
- 可爱的草塘
- 地震中的父与子
- 鲁本的秘密
- 秋天的怀念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 十里长街送总理
- 小学语文火烧云 教案
- 小音乐家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