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2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之二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之二
一、 教材分析
1. 本课的两则寓言,是两个成语故事。每则寓言的题目,各是一条成语。《南辕北辙》选自《战国策·魏策四》。这则寓言按内容可分两层。第1层是故事部分。那个要到楚国去的人,明明知道楚国在南边,他却坐着马车往北“飞跑”,说明他的行动和目的相反。当朋友提醒他的时候,他却边说了3个“没关系”,表明那个人极不虚心。自恃有3个优越条件,忽视“方向”这个根本问题。第2层是作者的议论。“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跑。”“硬要”一词,点出了那个人不顾客观实际,坚持错误。“谁者知道”,表明事情很清楚,人人皆知,无可怀疑。“越……越……越……也就越……”前面3个是条件,后面是必然产生的结果。整个方向错了,好的条件也就会转化为不利因素,条件越好,离他要达到的目标楚国会越远。
2. 《滥竽充数》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讲的是战国时候,齐宣王用300人吹竽,南郭先生不会吹,混在中间充数。“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写出南郭先生装腔作势的样子。人们常常用这个寓言故事比喻没有真才实学而混在行家里面凑数,或不好的东西混的好的里面凑数,有时也用来表示自谦。
二、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
2.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3. 会复述《滥竽充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寓言;初步掌握学习寓言的基本方法是先读懂故事,然后抓住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特点,从中概括出故事包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揭示寓意对小学生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只要求说得对。
四、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小黑板。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样式的特点,理解第1则寓言。
(二) 教学过程
1. 揭示课题,理解“寓言”。
“寓”是“寄托、隐含”的意思。“寓言”是用一个简短的故事来说明某人道理或某种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学习寓言,先要读懂故事,尤其要注意故事中人物的言行,然后抓住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特点,从中概括故事中所包含的道理。
2. 出示第1则寓言:南辕北辙
这则寓言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辕”和“辙”各是什么意思?
(辕:车前头夹牲口的两种长木。辙:车轮碾过的痕迹。)
“南辕北辙”就是说车头向南,但车轮向北行。这是怎么回事呢?
3. 自学课文,找出写人物言行的句子,概括人物特点。
(1)《南辕北辙》写了人物的几问几答?
朋友 坐车人。
上哪儿去? 到楚国去。
怎么不是往北走? 我的马跑得快。
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 我带的盘缠多。
(2)朋友是什么情况下提醒坐车人的?
(3) 坐车人为什么下听劝告?
(4) 这三个“没关系”说明什么?从他的四次回答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5) 指导朗读。
4.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 坐车人错在哪里?(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跑。)“硬要”一词说明什么?(说明哪个人不顾客观实际,坚持错误。)
“谁都知道”表明了什么?(表明事情很清楚,人人皆知,无可怀疑。)
“越……越……越……也就越……”前三个“越”是条件,后一个“也就越”是必然产生的结果。坐车人的恃拥有三个优越的条件,却忽视了应向哪个“方向”跑的最根本的问题。整个方向错了,好的条件也转化为不利的因素,条件越好,离他要达到的目标也就越远。
(3) 这则寓言说明了一个什么首理?
5. 齐读这则寓言。
第2课时
(一) 教学目标
运用学习寓言的方法,理解第2则寓言。
(二) 教学过程
1. 复习《南辕北辙》
2. 学习《滥竽充数》
自读课文,想想:
(1)“充”是什么意思?
(2)齐宣王时,南郭先生为什么“充”得了?齐泯王时,他为什么“充”不下去了?
结合理解“讲排场”是什么意思。
(3)从课文中找出写南郭先生行动的语句,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每次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序数。)
结全理解“装腔作势”。
(4) 人们常这个寓言故事比喻没有真才实学而混在好的东西里面凑数。有时也用来表示自谦。
3. 说说,学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
4. 想想,南郭先生逃回家以后,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5. 作业 :续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第一次与蛇合影
- 吃西瓜籽
- 嘿!接受我的挑战吧——呼拉圈
- 属于笔尖的情人节
- 生活就像苦咖啡
- 一次有意义的联谊活动
- 家庭“PK”战
- 文明,只差一步
- 我喜爱的鱼
- 告别不文明行为签字仪式
- 给爸爸妈妈的“惊喜”
- 登山观景
- 我与大自然
- 种山芋苗
- 放学路上烦事多
- 高中英语和谐课堂的构建
- 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弱教、强学
- 将游戏活动植入小学数学课堂
- 在中学数学中加强化归思想的渗透
- 提高英语听力教学促进英语综合能力初探
- 浅谈识字教学的生活化
- 思想政治工作
- 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展现教师“主导”作用
- 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 鸽巢问题第一课时教案
- 改进物理电磁实验 增强教学演示效果
- 简析数学概念教学实施办法
- 试谈如何上好乡村小学信息技术课
- 浅谈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实效
- 四年级语文下册:《尊严》教学设计
- 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 四年级语文上册:《母鸡》教学设计
- 四年级语文下册:《牧场之国》教学设计
-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 四年级语文下册:《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 四年级语文下册:《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 四年级语文上册:《白鹅》教学设计
- 四年级语文上册:《猫》教学设计
- 四年级语文上册:《白公鹅》教学设计
-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 四年级语文下册:《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 打赌*
- 四年级语文下册:《万年牢》教学设计
-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