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忆铁人》教学设计之二

《忆铁人》教学设计之二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05

《忆铁人》教学设计之二

《忆铁人》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懂得阅读写人的文章,要注意人物的言行,初步学会抓住人物的言行,看出人物的特点。

2.学会本课生字?个;理解21个词语的意思。

3.感受铁人王进喜关J凸群众生活、严格要求自己的高尚品质。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 学会抓住人物的言行看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同教学重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自学生字新词,读议课文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简介“铁人”。

1.从课题看,这是一篇记事还是写人的文章?

2.简介“铁人”。

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听课文录音,要求:

说说课文着重写了铁人的什么事?

(课文着重写铁人去托儿所所发生的一件事)

三、再读课文,自学字词。

1.划出生字组成的词语,并拼读。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先解释带点字)

3.逐节朗读,读通课文。

四、检查字词。

(1)读音。生字:淳(chún) 诤(zhéng )

多音字:总得(děi) 咳(hài) 卷(juǎn)烟

历数(shǔ)还(huán)嘴辗转(zhǎn zhuǎn)反侧

①川流不息:川,河:指来来往往的人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②敦实淳朴:指人结实、厚道。

③良师诤友:诤,直爽地相劝:好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

④辗转反侧: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2.分段:

(1)提示:课文哪几节写铁人去托儿所这件事?

(2)讨论上述问题,在课文中标上分段记号。

五、读议课文第一段(即第一节)

(1)这——段回忆了铁人的哪些事? (联系2、3两句话)

(2)还回忆了铁人的哪些话?

1.什么叫“不上串”?不上串的“事”指哪些事?

2.说说“咱们不能把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光放{书架上文件夹子里嘛!”这句话的意思。

3.从“我”回忆铁人的这些事和这些话,可以看出铁人是怎样的人?

4.朗读后提问:这一段是用什么写法? (概括介绍)。

六、课堂作业 .

1.《作业 本》l、2。

2.课后题3。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渎议课文第二段,完成部分书面作业 。

教学过程

一、读议课文第2段。

1.读第2节;要求:

(1)这一节具体回忆铁人的什么事?

(2)在文中找出回忆铁人行动、语言、神态的句子。

(用各种符号表示)

2.具体阅读理解铁人三方面的语句。

(1)分析铁人动作的语句。(第2句)

①先找出这句话:

(刚踏进托儿所大门,就听见哇哇的哭声,铁人急步推开保育室的门进左,只见一个小娃坐在地上哭鼻子抹眼泪。)

②再体会铁人当时心里的想法。

(怎么?钻工们在野外苦战,他们的孩子得不到照顾怎么行?)

③从中反映铁人怎样的思想品质?

(对钻工子女关心爱护,关心群众生活)

(2)总结出分析铁人动作语句的方法。举一反三。

①找出描写语言、神态的浯句。

②体会铁人当时心里的想法。

③从中概括出铁人的思想品质特点。

(3)运用这一方法,分析语言、神态等语句。

①铁人激动地批评她说;“钻工们在一线苦战,你却任由他们的孩子哭?……”

A.“激动地批评”写出了铁人怎样的心情?

B.这句话的省略号表示什么,铁人可能还说些什么话?

C.从铁人说的话(语言),表示他的什么特点?

②铁人睁大了眼睛,“哦?……咳!”他向司机喊道:“掉头,回去!”

A.“哦?”表示了铁人怎样的心情? (由惊疑到醒悟)

B.“咳!”表示了铁人怎样的心情? (由后悔到自责)

(想想,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铁人明白了事情真相)

C.“掉头,回去!”表达了铁人怎样的特点? (勇于认错)

③铁人第二次回托儿所的这些动作说明了什么?

④那位阿姨的表现又说明了什么?

(4)朗读第2节,小结:

写“我”回忆铁人去托儿所的事,通过人物的动作、浯言、神态,反映了他勇于认错的品质特点。

3.运用方法,学习第3节。

(1)回顾阅读步骤,分析下面的语句。从中表达了铁人怎样的品质特点。

①铁人开完会回来,抖落了身上的雪花.坐着默默地卷烟抽。

②好—阵子,他还在床上辗转反侧。

(2)晚上,铁人从白天的事联想到什么?他最后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4.总结第二段。

二、回顾第一单元训练点,要求:

简述课文内容。

三、课堂作业 。

1.《作业 本》第4题。

2.填表格:

┌────────┬───────┬─────┐

│ 时间 │铁人的语言行动│说明了什么│

├────────┼───────┼─────┤

│ 第一次去托儿所│ │ │

├────────┼───────┼─────┤

│ 第二次去托儿所│ │ │

├────────┼───────┼─────┤

│晚上,开完会回来│ │ │

├────────┼───────┼─────┤

│ 熄灯的时候 │ │ │

└────────┴───────┴─────┘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阅读“学习提示”,概括学习方法,完成其它作业 。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回答问题。

1.说说课文着重写了一件什么事?

2.从课文中找出这些句子,说说铁人这些动作、语言、神态分别表现了他的什么特点?

(课后题(1) (2) (3) (4) (5))

二、阅读“提示”,概括方法:

1.读提示,明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注意人物的言行,概括人物特点。)

2.联系文中有关语句,结合训练点进行训练。

(1)找出文中铁人言行的句子,读一读。

(2)想想这些言行,反映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3.概括训练的方法。

三、结合训练点,运用巩固。

练习五第7题:

1.阅读短文,完成要求。

(1)用“_______”划出文章中写小女孩说的话,用“~~~”划出写小女孩行动的句子。

(2)小女孩的言行说明她是一个怎样的一个人?

2.讨论小结:

小女孩是一个诚实,纯洁、热心助人的人。

四、课堂作业 。

1.课后题部分。

2.(作业 本》3、40

本课板书设计 :

13 忆铁人

(一)概括写 关心群众

哦?……咳!”

(语言) 勇于认错

(二)具体写 “调头,回去!”

闯进、举起、搂、 严格要求

(动作)

抽、辗转反侧

(抓住人物的言行) (概括人物的品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夹绿豆比赛
我爱家乡的樱桃
美丽的校园
有趣的小猫
参观历史博物馆
续写《妈妈只刷一只鞋》
参观张盈的家
狗的自述
我的铅笔盒
续写《妈妈只刷一只鞋》
续写《妈妈只刷一只鞋》
谁的功劳大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初春的早晨
关于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讨论
国内首台CPR1000核电汽轮发电机安装逻辑浅析
温州市域铁路简支桥梁常用跨度和工法比选研究
浅论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建立
浅谈福明路站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施工
基于生态文明下的新型城镇化
社会工作视角下失地农民现状及应对方法
啤酒行业物流成本分析
关于ARP欺骗问题的研究
新科技革命进程中的社会主义中国
YFV信息系统识别体系与未来前景
浅析近郊旅游型乡村景观建设
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介入社会医疗保险的可行性以及模式探讨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情况现状调查
浅谈怎样做好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迷人的张家界》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高粱情》教学设计
《积累·运用二》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迷人的张家界》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迷人的张家界》教学设计
《迷人的张家界》教学设计
《十里长街送总理》讲读教案设计
《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设计:文学独白,传课文之情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十里长街送总理》教案:因文而异巧施教法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