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9
《狼牙山五壮士》导入 新课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导入 新课教学反思
每上新课,教师如果只是用抽象的语言直接提出几个问题,然后由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的方法导入 ,很难将所有学生的思维都调动起来,要让学生能够及时进入角色,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导入 教学技巧,要善于创设情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情感升华,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 ,可以引起学生探究知识奥秘的兴趣。
本课的导入 ,我力求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使学生在了解抗日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事迹的同时,进一步体会五壮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因此新课导入 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学生配乐(抗日战歌)讲抗日英雄故事。
二、教师激情导入 :
同学们,有一个故事,老师一直想讲给你们听,故事是这样的:在解放军的一个连队里,至今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每天早晨点名时,连长喊马宝玉、葛振林……队列里一片肃静,没有人应答,直到点到第六名战士的姓名时,才有人答“到”。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个英雄连队的前5名战士曾在抗日战争中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颂歌。这就是著名的狼牙山五壮的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走进那硝烟弥漫的战场。展示课题。
三、齐读课题,从这个题目中你能知道什么?(地点、人物)
如果说“五壮士”只是告诉我们事件的主要人物,那我认为用“五战士”也可以表示为什么这里要用“五壮士”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壮”字的?
四、那么在狼牙山上围绕着“五壮士”发生了什么事呢?结果怎样?
学生自读课文,进入新课学习。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是:
1、教师的一段激情导入 比较好。尤其是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当时把全部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教师身上,激发了学生探求答案的愿望。从而很自然地将学生带人到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情节中。
2、课题解得好。通过学生对课题的理解,紧紧抓住“壮”字,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文章的中心所在,便于学生牢牢地把握文章的情感线索。
不足之处:
1、学生配乐讲故事的情境、气氛虽然有利于他们快速进入角色,但花费一定的时间,影响了整堂课的教学进度。这个环节可以通过课前安排一节实践活动课来完成。这样,使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效果会更好。
2、揭示课题、点明中心,想法很好。但在解题的同时应在“壮”字下板书重点符号。使学生一目了然。
3、点题后,应及时引导学生:“那么你认为文章中哪些地方突出了五壮士的英勇、壮烈?找出印象深刻的句子或者让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这样,就顺理成章的过渡到第一课时自读自悟的学习方法的培养上。
由本课导入 设计反思使我想到:虽然我们已经站在了新课程改革的最前沿,但总是不能彻底的解放思想,经常不敢相信学生,生怕他们不会,说不出来,总喜欢按照自己所设计的问题循规蹈矩地牵着学生走,结果往往事倍功半,适得其反。反思这节课后,后来的课文教学我都试着根据文章的特点采用学生自读自悟的方法,结果效果非常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热情极高,普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尤其是在25课《珍珠鸟》的教学中,学习居然抓住了我心中已设计好的板书要点,我惊讶、折服。老师们,把机会让给学生吧,多给他们一些“自由”的空间,他们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英语
- 电灯和蜡烛的故事
- 我的弟弟
- 爱打"小报告"的狐狸
- 交通堵塞
- 秋天
- 动物王国联欢会
- 我的生日礼物
- 放学路上
- 碎花瓶的秘密
- 神奇的“对不起”
- 美丽中区花园
- 发卷之后
- 聪明的小白兔
- 谁住几楼更合适
- 汇率“维稳”
-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APP
- 人民币国际化再迈一步
- PPP:新型城镇化融资新途
- 万亿美元的愿景
- 2015年最有可能IPO的10家互联网医疗公司
- 不学日本,我们学谁?
- 油服企业逆境求生
- 居民储蓄是否高?
- 生产力的新变革
- 霍尼韦尔重新启航
- 谁在颠覆在线旅游?
- 又到一年“年报季”
- P2P信贷的中国进化论
- Uber探路本土化
- 《台湾蝴蝶甲天下》教学设计之一
- 《狼牙山五壮士》导入 新课教学反思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之一
- 26《可爱的草塘》
- 《再见了,亲人》“主导——自学”式教案设计
- 媒体辅助 转换角色 体验情感——《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学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以五壮士形象感染学生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之二
-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之三
- 《狼牙山五壮士》写法引读教案设计
- 《台湾蝴蝶甲天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27《蛇与庄稼》
- 狼牙山五壮士抓结局导入 (节选)
- 《台湾蝴蝶甲天下》教学设计之二
- 《狼牙山五壮士》疑导式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