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要求:
1、掌握生字词。
2、结合读写例话《详写和略写》学习课文,知道哪些材料是详写的,哪些材料是略写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份。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懂得一篇文章怎样安排详略,为什么要安排详略。
教具准备:录像带、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复习引入。
昨天,我们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课后小标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成了五段,请读一读。另外,还仔细学习了第一、二段。请回想一下,这一详一略的两段都是围绕题目中哪个字写的?“壮”字是什意思?(板书:勇敢、不怕牺牲)请再回忆一下,在学习一、二段时,主要采取了哪两种方法?(生答后出示小黑板)请齐读。这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这两种方法学习课文的三、四、五段。
二、学习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用“”勾出直接写五壮士的句子。
(1)写班长的是哪个句子?“走!”(板书)是人物的什么?语言(指小黑板)“!”说明什么?(班长坚决果断)还有哪个词也可以看出了?“斩”怎样理解?“截”是什么意思?整个词呢?课文中指什么坚决果断?(把敌人引上绝路)“绝路”就是什么?(死路)班长毫不犹豫地把敌人引上死路,说明他怎样?(扣壮士--勇敢,不怕牺牲)渗透学法:从这里看出,理解成语,要先弄清重点字的意思,再理解整个词的意思,最后结合上下文深入理解。
(2)写战士们是哪些句子?这儿为什么不逐个描写?从哪个词看出心情一致(热心沸腾)从哪个词可看出他们行动一致?(紧跟)(板书)删掉“紧”也说得通,能否删,为什么?渗透学法:从这里看出,理解词语还可以用删词同原文对照比较的方法。
2、战士们要把敌人引上绝路,难道他们面前只有绝路一条吗?从哪个句子看出?
3、扣“壮”:生路就摆在战士们面前;可为了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他们毅然选择了绝路。多么勇敢的选择啊!真不愧为壮士!
4、小结:
(1)这段写了什么?
(2)表现了五壮士怎样?(勇敢)
(3)他们的这种品质通过什么来表达的?(语言、动作)
(4)这段写得详细还是简略?过渡:刚才我们主要采取了这两种方法(指小黑板)学习的。下面继续采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四段。
三、学习第四段。
1、五壮士来到顶峰,居高临下地把敌人打得坠落山涧、粉身碎骨。可班长负伤,只剩下唯一的一颗手榴弹!
(1)这时,班长是怎么做的?请用圆点标出他动作的词。(板书:抢、夺、举)“抢”说明他动作怎样?(快)“夺”又说明他动作怎样?换“拿”好吗?为什么?“举”、“喊”都说明了什么?(很勇敢、很有力量)看插图,谁是班长?你怎么看出的?
(2)班长已经负伤了,为什么动作这样快?力量这么大?所以,他高声喊道一一(齐读、导读、引读)
2、再看插图,四位战士与班长的行动怎样?课文是怎样写的?请齐读。(板书:像雹子)说明什么?
3、战斗就这样持续着,当又一群敌人上来时,班长是怎么做的?齐读。
4、扣“壮”。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敌人血肉横飞,我们一定会大声喊道:打得--好!五位战士真勇敢,不愧为是壮士。
5、这段写班长、战士以外,还写了谁?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写敌人?
6、小结本段。
(1)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五壮士怎样?写得详还是略?
(2)我们抓什么分析了人物的思想品质7(动作、语言)
四、学习第五段过渡:唯一的武器都用上了,五壮士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1、放录像并配音:五位八路军战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血汗交织的脸上洋溢着胜利者的喜悦,他们昂首挺胸,眺望远方,迈着艰难而又坚定的步子向着悬崖的边缘走去……
2、请看课文,齐读第一句。“屹立”可换哪些词?能否换?为什么?“眺望”呢?
渗透学法:抓写五壮士动作、神态的词,我们用换词同原文对照比较理解到本句既写出了五壮士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又写出了他们与父老乡亲,与亲密战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3、齐读第2句。“回头望望”含有什么意思?五壮士胜利完成了任务,所以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4、班长是怎么说出这种喜悦的?指导读。他是怎样做的?“纵身”看出什么?
5、战士们是怎么做的?说明他们怎样?
6、扣“壮”。谁不珍惜年轻的生命?可是,为了人民,为了党,为了祖国,五壮士毫不犹豫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多么伟大的壮举,他们崇高的精神,必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7、请听听吧,他们在跳崖时高呼的口号,至今还回荡在我们耳边。请齐读,指导读。引读。
8、小结本段。
五、总结全文。
1、全文主要写什么?表现了五壮士什么品质?
2、这五段中,哪些段写得详哪些段写得略?为什么这样安排?
3、另外,我们还学会了两学习方法,请读一读。今后我们要继续运用这些学习方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蚂蚁过河
-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神秘铠甲
- 雾凇
- 读雨
- 做个合格的环保小卫士
- 童年趣事
- 家乡的小河
- 快乐的一天
- 苹果风波
- 记一次别开生面的中秋会
- 我的笔盒
- 《新语文读本》读后感
- 感恩生活
- 读《任长霞先进事迹》有感
- 雪
- 行业协会“脱钩”可望三赢
- 我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制约因素及路径研究
- 论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有机统一
- 从村镇银行资产负债情况看我国小微金融发展
- “阿里+银泰”,救得了实体百货业吗?
- 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的“杨凌模式”研究
- 一个电动汽车发烧友的疯狂“实验”
- 洛阳嵩县:巧用山水解困局
- 为中国企业提供数据解决方案
- 中联重科“去工程机械化”:加速并购拓展新板块
- 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中国品牌 中国声音
- GE董事长杰夫·伊梅尔特:百年GE为何重返实业
- 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独立董事工作机制效果分析
- 中国品牌 中国力量
- 《精读和泛读》教学设计
- 《暴风雨》教学设计
-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设计
- 《学会合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暴风雨》教学设计
- 《灰椋鸟》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 《明天的太阳城》教学设计
- 《明天的太阳城》教学设计
- 《学会合作》教学设计
- 《灰椋鸟》教学设计
- 《灰椋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
-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