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在对话中生成——《山行》与《枫桥夜泊》教学
翻新时间:2023-05-08
诗意在对话中生成——《山行》与《枫桥夜泊》教学
诗意在对话中生成——《山行》与《枫桥夜泊》教学
【教学内容】
浙教版小学语文第9册第15课《古诗四首》之《山行》与《枫桥夜泊》
【教学目标 】
1、借助注释,理解诗义。
2、透过意象,感受诗情。
3、比较阅读,体验意境。
【课前准备】
搜集秋诗、秋词。
【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古诗以其凝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意境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而富有意趣的对话空间。本课试图利用诗歌文本特点,搭建师生对话平台,引领学生走进诗人内心深处,进行一次充满情趣和美的对话。
【教学流程】
一、诵秋感愁,渲染气氛。
师生交流秋诗、秋词,这些诗词中弥漫着一种较为普遍的悲秋情绪。学生写“愁”字,说说“愁”字上头为何是个“秋”字的理解,建立秋景与秋思之间的联系。
二、《枫桥夜泊》,品悲秋滋味。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2、展开想象:诗人是怎样通过景物来表现愁思的。大胆猜想:诗人为什么而愁。意象统整: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朗读感悟:情境描绘中朗读,诗歌朗读中悟境。
三、《山行》,悟秋色可爱。
1、描绘诗人眼中的秋色。
2、比:杜牧的心境跟张继是否一样。赏:欣赏红叶图片,谈感受,诵诗句。悟:从一、二两句诗中体悟诗人的爱秋情怀。
四、整合拓展,升华诗意。
1、同样处在深秋,同样不得志,为何心境会如此迥然相异。
2、假如杜牧遇上张继,会对张继说些什么。
3、补充一些爱秋诗,如,《赠刘景文》、《秋词二首》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台风
- 猴子
- 白云魔术师
- 短跑——我的爱好
- 假如我是一片荷叶
- 四季的风
- 爬山
- 修铅笔盒
- 理发
- 一只鹦鹉
- 秋语
- 云南游记
- 秋天
- 我的布娃娃
- 教训
- 余额宝对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 新丝绸之路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 论陕西地区市场与贸易的近代形态
- 促进我国商业保理业规范有序发展的探讨
- 次贷危机后碳金融体系构建研究
- 新科技革命下首都技术交易发展建设研究
- 关于上市公司BT业务会计处理问题的思考
- 财务监察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 从税收视角看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
- 企业现金流风险对公司价值影响分析
- 大数据时代宏观经济与微观企业的行为联接
- 市场营销与财务管理的协调性研究
- 消费品市场实现平稳发展的研究和展望
- 我国企业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
- 西藏乡村旅游地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夏明翰英勇就义》教学设计
- 《我的家》教学设计
- 《万里长城》教学设计
- 《写启事》教学设计
- 《爱惜粮食》教学设计
- 《南泥湾开荒》第二、三课时教学设计
- 《夏明翰英勇就义》教学设计
- 《古诗四首》片断赏析
- 诗意在对话中生成——《山行》与《枫桥夜泊》教学
- 《写启事》教学设计
- 《爱惜粮食》教学设计
- 《这件事____》教学设计
- 《写启事》教学设计
- 《练习4》教学设计
- 《玛丽亚的心愿》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