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1
《练习4》教学设计
《练习4》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给4个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能正确用字,减少别字。
3、知道一词多义现象,并能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判别词义。
4、能把表示“一定”意思的肯定句,改写成“非……不可”的双重否定句式。
5、能把句子中残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6、能用摘录法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改写句子,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 :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确定词义。
教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题,整体感知。
二、指导第一题。
1、读准每个字的两种读音。
2、口头组词交流。
3、比较归纳,掌握规律。
di:箭靶的中心 she: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断了
的 折
di:真实、实在 zhe:一般常用于东西弄断或弯曲
san:由聚集而分散 juan: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或圆筒形的东西
散 卷
san:没有约束或零碎不集中 juan:常指卷子
4、书面组词。
三、指导第二题。
1、自由书空,想想每个字容易写错的地方。
2、指名逐一板演,强调易错处。
3、认真抄写。
四、指导第三题。
1、学生自改别字。
2、交流,订正。
3、比较组词,加深印象。
五、指导第四题。
1、自己读句子,想想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有什么不同。
2、交流讨论。
骄傲:(1)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2)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
生气:(1)因为不合心意而不愉快。(2)生命力,活力。
自然:(1)不勉强,不呆板。(2)表示理所当然。
3、小结:有些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意思,要根据语言环境正确理解。
第2课时
一、引入。
二、指导第五题。
1、分析例句。
(1)自由读,想想两句话的意思。
(2)比较异同。两句话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表达的句式不同,原句的“一定”换上“非……不可”,在语气上更肯定。
2、试改第1句。交流。
3、独立练习第2句。
三、指导第六题。
1、回忆一个完整的句子至少要有哪几部分。
2、判断每句话缺少了什么。
3、补充缺少部分,注意加上标点。
4、交流纠错。
四、指导第七题。
1、自由读,思考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2、想想:概括这段大意,可以用什么方法?为什么?(用摘录法,因为有概括性的句字)。
3、划出概括性的句子并加以整理摘录。
五、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语
- 猴子
- 云南游记
- 一只鹦鹉
- 理发
- 修铅笔盒
- 四季的风
- 台风
- 白云魔术师
- 教训
- 秋天
- 爬山
- 假如我是一片荷叶
- 我的布娃娃
- 短跑——我的爱好
- 关于上市公司BT业务会计处理问题的思考
- 市场营销与财务管理的协调性研究
- 促进我国商业保理业规范有序发展的探讨
- 次贷危机后碳金融体系构建研究
- 论陕西地区市场与贸易的近代形态
- 消费品市场实现平稳发展的研究和展望
- 大数据时代宏观经济与微观企业的行为联接
- 我国企业品牌营销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
- 企业现金流风险对公司价值影响分析
- 西藏乡村旅游地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财务监察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 从税收视角看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
- 余额宝对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 新科技革命下首都技术交易发展建设研究
- 新丝绸之路经济增长潜力分析
- 《爱惜粮食》教学设计
- 《写启事》教学设计
- 《南泥湾开荒》第二、三课时教学设计
- 《我的家》教学设计
- 《夏明翰英勇就义》教学设计
- 《爱惜粮食》教学设计
- 诗意在对话中生成——《山行》与《枫桥夜泊》教学
- 《写启事》教学设计
- 《古诗四首》片断赏析
- 《写启事》教学设计
- 《万里长城》教学设计
- 《练习4》教学设计
- 《玛丽亚的心愿》教学设计
- 《这件事____》教学设计
- 《夏明翰英勇就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