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嘱咐》教学设计
《嘱咐》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通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给课文分段,找出课文的重点词句。
教学过程 :
1、揭示课题,审题导入 。
2、读准课文,初步理解字词。
(1)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理解词义,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
读音难点:畦 眸
字形难点:蓑笠“蓑”字草字头,“笠”字竹字头,理解其意,加以区别。
3、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审题时的问题,通读课文。
(2)默读课文,填空:我四五岁的时候,母亲( ),我欺侮小伙伴时,母亲( ),母亲上山采药回来发高烧时,还( )。
(3)反馈自学情况。
4、理清脉络,给课文分段。
提示:课文中哪一部分写母亲对“我”无声的嘱咐?
(1)课文分段。
(2)说说段意。
5、找出重点词句。
(1)你觉得母亲是怎样一个人?
(2)母亲的“嘱咐”跟母亲的做人品德是分不开的。所以文章的重点词是哪一个?
(3)划出重点词句。(是祖国上的土地、祖国的历史养育了我勤劳的善良的母校。)
6、作业 。
(1)抄写字词。
(2)《作业 本》第1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第一、二段。
2、感受母亲勤劳善良的美德,领悟母爱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领悟母亲的教育。
教学过程 :
一、紧扣课题,质疑导入 :
1、复习:谁嘱咐谁?(板书:母亲我)
母亲通过什么来嘱咐我的?(板画:眼睛)
2、还想知道什么?(附板:什么?怎么?)
二、总结问题、提出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任务就是解决两个问题:母亲嘱咐我什么?母亲是怎么嘱咐我的?也就是学习课文的第一、二段。
三、联系学习提示:
1、这个单元学的重点是什么?齐读。
2、按照抓重点词句了解课文的方法,用“”划出重点句,“ΔΔΔ”标出重点词,来解决刚才的两个问题。
四、学习第二段
自由读,讨论思考。
五、解决第一个问题:
1、母亲嘱咐我什么?(生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板书: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什么意思?具体地说:“勿、善、为、恶”的意思。
3、自己轻轻地念一遍。
六、解决第二个问题:
1、母亲怎么嘱咐?你学懂了哪个句子?
(随机教学)
生答:母亲笑眯眯地看着我,黑亮的眸子闪着光芒。
(1)、齐读这句话。
(2)、母亲为什么笑眯眯?眼里闪着光芒表示什么?
(3)、这里母亲嘱咐我什么?
(4)、齐读这一小节。
过渡: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一个母亲怎么嘱咐我,还有吗?
生答:我永远忘不了的是那张充满怒气的脸,尤其是那双闪着泪花、严厉逼人的眼睛。
(1)、 齐读这句话。
(2)、母亲为什么发怒,我干了些什么?
(3)、泪花是什么意思?(板书:泪花)眼泪掉与不掉有什么区别?(学生谈体会。)
(4)、严厉逼人是什么意思?(板书:严厉逼人)如果母亲手中有棍子、有鞭子的话就会怎么样?
(就会打)但母亲现在用什么?(眼睛、手)
(5)、齐读:母亲粗壮的手臂高高举起,手掌落在我身上却一点也不疼。
这句话你怎么理解?有矛盾吗?
(6)小结:两个方面:一方面对我欺负小伙伴感到伤心。一方面对我很爱,舍不得打我。
(7)、齐读这一小节。
过渡:还有哪里写母亲是怎么嘱咐我的?
生答:凝望母亲疲惫而闪着亮光的眼睛,我觉察到母亲用目光,正默默嘱咐着我什么。
(1)、出示句子,齐读,懂吗?
(2)、凝望什么意思?
(3)、谁看着谁?
(4)、看着母亲的什么眼睛?(板书:疲倦、亮光)
(5)、质疑:为什么疲倦?为什么亮光?
(6)、母亲疲倦了,是因为----所以----
(7)、母亲疲倦了,我从母亲的眼睛中看出来的。疲倦的眼睛很黯淡的,为什么会有亮光?
(8)、自己读这一节。
(9)、归纳:两个理由,第一个是她为我----下雨做了好事,而感到----
第二个是她有我这样一个懂事的孩子,而感到----
(10)、尽管她发高烧,她还是感到高兴,体现母亲怎样的品质?(乐于助人、勤劳善良)板书:勤善良。
(11)、母亲用她发亮的眼光看着我,似乎要嘱咐我什么?你说作者当时知不知道?(不知道。)
现在知不知道?(知道。)你知不知道?(知道。)是什么?
(12)、齐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不为。
(13)、齐读这节。
七、学习第一节:
提出不懂的地方。无声的嘱咐?
八、总结:母亲是个普通的人,不善言辞,而那双深情的眼睛,默默地嘱咐着我,真是“无声胜有声”让我怀着对母亲的敬佩,齐读第一、二段。
板书: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课文第3段。
2.朗读训练。
3、完成书面作业 。
教学过程 :
1、研读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质疑。为什么说是“祖国的土地、祖国的历史养育了勤劳的母亲?”
(3)扩展思考,体会感情。
作者从生养自己的母亲联想到什么?
(启发学生联系上文加以议论。)
“勤劳”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祖祖辈辈都 具有这种既平常又高尚的美德,所以可以说母亲对“我”的嘱咐源自于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
2、朗读课文,感受美德。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母亲的美德。
3、作业 :《作业 本》第3、6、7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三言两语夸老师
- 我家的小鸭子
- 爱管闲事的刘晨
- 我的日记
- 蜗牛赛跑
- 校园一角
- 一次考试
- “特殊”的作业
- 耳朵、鼻子和眼睛
- 学踢毽子
- 老师的“神眼”
- 小蝌蚪
- 有趣的名字介绍
- 喜事
- 同学情
- 企业知识产权风险及控制措施
- 从公债的负面作用看公债
- 公租房公共活动空间使用情况与满意度评价调查研究
- 对《新闻编辑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 商业银行建设良好信贷管理文化的思考
- 生态农业模式分类研究
- 关于“教育是本原生产力”问题的几点思考
- 实现高质量职业指导的对策
- 对《网络传播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辽河水质污染问题探究
- 当前煤炭企业岗位薪酬分配制度初探
- 文化是生态旅游之“魂”生态旅游是文化之“体”
- 建筑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构思
- 试论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和效率
- 审计信息化在风险评估中的运用
- 《有趣的语言翻译》教学设计之一
- 《古代文化常识》教学设计之一
-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学设计之一
- 丹齐克《指印》原文阅读
- 《有趣的语言翻译》教学设计之二
- 《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之五
- 《宇宙的未来》教学设计之一
-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设计之二
-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设计之三
- 名著导读之《三国演义》超精品分析
- 《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教学设计之一
-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学设计之一
-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设计之一
- 《指印》教学设计之一
- 《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