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一、本课教学目标 :
1、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说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并会背诵这首诗。
2、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暂时、凝视说话。
(2)逐步学会基本的自学古诗的方法。
3、情意目标:
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二、本课时教学目标 :
在细读课文、品味朗读的基本上,学会《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逐步学会自学古诗的方法。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
一、直接揭题,自主定位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5黄鹤楼送别
2、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想学到什么呢?
[这一设计既符合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中的第一条原理:目标控制原理,又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构建,使学生在最强的学习欲望、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进行学习。]
二、诗文对应,初步感知
1、快读课文,找出表明李白送别孟浩然时情景的词语。(板:依依惜别)
2、李白把这一情景写成了一首诗:
(1)课件出示诗句(静止状态的送别情景作背景。)
(2)配乐范读。
(3)你喜欢这首诗吗?自己读读看。你认为学习这首诗可以通过什么方法?
[这样设计以优美的画面、抒情的音乐、动情的范读构成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磁场,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迸发,同时让学生自己谈谈学习这首古诗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更是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具体体现。]
3、初步理解诗句:
(1)找: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对理解诗句有帮助的句子并划出来。
(2)读:汇报学习体会,你找到了哪些语句。
课件: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对应的诗句与语句,静止状态的送别情景作背景。
(4)说:谁愿意说说诗句意思,会说哪一句就说哪一句。
课件:根据学生回答突出相关诗句。
[课件这样设计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回答具有不可预测性,而我们设计成网页形式,可选性强,加强了师生互动,提高了教学效率。]
(5)议:互相讨论一下,试着把整首诗意思完整地说出来。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学习方式,又有利于教学难点 的突破。有了第一课时的反复熟读课文,又有了上述三步的诗文对应,再加上这一环节中教者的适当点拔,突破难点可谓是水到渠成。]
4、师生小结:读通顺并能说出意思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
三、体验感悟,感情朗读
1、快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他们依依惜别的句子。
2、感悟一、二句:
(1)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a.自由读的基础上一生读。
b.你已经知道这是体现依依惜别,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c.评读激励,再读。
d.小结:体会依依惜别。
(2)出示王勃说得好……像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a.生读中说体会(结合板书:友谊永不绝)
b.体会依依惜别。
[(1)、(2)两部分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顺序不固定]
[这两句的出示并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而是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使得教学过程 更具灵活性,从而使教师从黑板、粉笔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开拓更广阔的教学领域。同时我认为这一设计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等环节,拓展了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
(3)谁愿意分角色读,请一对好朋友读。分角色表演。
(4)课件出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品读谈体会。
[这样设计既使学生在阅读中加深感悟,体会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又以角色表演这一特定形式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实践性活动。]
3、感悟三、四句:请同学们继续找出文中体现依依惜别的语句。
(1)读:个别读。
(2)看:课件:李白送别情景的动画场面。
出示:岸边杨柳依依,……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这一课件的设计符合媒体组合教学多感官配合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做到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这一课件的设计同时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媒体的延伸功能,向学生提供了当时当地无法看到的现象与过程,加深了学生对依依惜别之情的感悟。]
(3)悟:
a.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依依惜别,(指导凝视说话)并在说说感受的基础上再读这一句。
b.提问:能谈谈你读得好的经验吗?
c.配乐朗读,再次体会依依惜别。
(4)品:出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点拔学生品读。
[2、3两部分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习顺序不固定]
[综观这四步的教学,既展示了媒体组合教学的优化功能,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提高了学生参与意识,调节了课堂气氛;还加深了学生感悟,突出了教学重点。可谓是一箭三雕。]
4、师生小结:有感情地朗读是学好古诗的第二步。
四、升华理解,尝试背诵。
1、让我们将依依惜别之情带入全诗的朗读之中。
课件出示全诗及送别动画场景,学生挑战朗读,读得好的老师给配上音乐。
2、谁能尽快背下来,需要准备一下吗?
3、师生小结:会背诵是学好古诗的第三步。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为了贯彻落实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升华理解,通过背诵把依依惜别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
五、自我总结,拓展延伸。
1、读:动画配合分角色朗读全文:叙述部分、李白、孟浩然、诗句。
你们愿意读哪儿就挑哪儿的读,剩下的我读。(配乐)
2、问:(小博士提问):同学们现在谁愿意告诉大家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3、练:(小博士挑战):同学们,我这儿有一项以小组开展的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阅读专题(1):阅读描写送别情景的古诗,
阅读专题(2):阅读大诗人李白写的诗,我准备……,你准备怎么做呢?
[这样设计既体现了师生民主合作的理念,又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还贯彻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有利于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课件配合下的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为全课又掀起了一个高潮,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动画形象更是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为学生课后语文实践活动的高质量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劳动进行曲
- 那道门
- 战争,我想对你说
- 我即将参加的足球赛
-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 超越梦想
- 仙人掌
- 过分溺爱就是害
- 快乐的一家
- 我爱祖国好妈妈
-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这样的……
- 爱在我身边
- 真爱一杯奶
- 我真快乐
- 咏枫叶
- 国内关于鄂伦春族信仰民俗的研究综述
- 蓝筹崛起大幕由中国石化拉开
- 国内国际要闻
- 中国股市历史市盈率分析(上)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究
- 高职《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教学改革
- 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 高校四位一体朋辈心理辅导体系的建构
- 高职教育生产中的规模经济问题研究
- 从违约预期到危机预期:超日只是第一步
- 坏情绪或是压死市场的稻草
- 刚性兑付破 市场规则立
- 县级供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困境探析
- A股市场底部约在1600―1800点
- 未到中线布局时
- 《卖火柴的小女孩》
- 10 草船借箭参考教案一
- 16 为人民服务参考教案一
- 养花
- 5 月光曲重点问题解析
- 16 为人民服务词
- 15 梅花魂参考教案一
- 《董荐瑞舍身炸暗堡》第十册小学语文教案(第二教时)
- 11 将相和重点问题解析
- 14 夜莺的歌声重点问题解析
- 5 月光曲学习要点提示
- 15 梅花魂参考教案一二
- 11 将相和学习要点提示
- 11 将相和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 16 为人民服务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