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4
《乌鸦喝水》教学札记
记得93年,我教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我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准备一个瓶子、一堆小石子和半盆水,在讲读乌鸦怎样用巧妙的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这一内容的时候,我叫一名学生戴着乌鸦的面具上台演示。我自以为,这样的设计是可行的。谁知,当我拿出面具,对学生说:“哪位小朋友来演乌鸦?”教室里光是一阵哄孩子们一个个低着头,惟恐老师叫到自己,与往常争先恐后的镜头截然相反。最后叫了班长,他勉强走上了讲台。可后,孩子们反映:乌鸦黑糊糊,脏兮兮,不象孔雀、喜鹊那样讨人喜欢,而且乌鸦不常见,从课外书、大人那里获得的影象是:乌鸦一直出现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叫声凄凉,是一种不吉祥的鸟。原来,孩子们不愿意扮演的原因在这里。
这件使引起了我的深思:学生先入为主,认为乌鸦不好,不喜欢乌鸦,这是一种思维定势。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人们按照习惯了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思考问题,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的思维一种趋向性。《乌鸦喝水》中的乌鸦是多么聪明,它动脑筋,想办法,喝到了瓶子里的水,孩子们应该喜欢它,学习它,但由于以前的印象,他们对乌鸦存有偏见。可见思维定势产生了消极影响。
第二年,我仍教一年级,再上〈乌鸦喝水〉一课时,我改进了教法。课前,我讲了一则小故事——《狐狸和乌鸦》。大意是:狐狸和乌鸦交朋友。一次狡猾的狐狸请乌鸦作客,狐狸准备了稀糊放在盘子。乌鸦把盘子啄得嗒嗒直响,可什么也没吃到。后来,乌鸦请狐狸作客,乌鸦把几片肉装进瓶子里,请狐狸吃。狐狸闻着香味,围着瓶子转,想不出办法来……听了故事,学生都说乌鸦很聪明,对付狡猾的就得这么干。学习课文了,板书课题“乌鸦喝水”后,我指着乌鸦的面具对学生说:“这只乌鸦爱动脑筋,遇到困难会想办法,是一只聪明的乌鸦。小朋友喜欢他吗?”学生都很感兴趣,他们还急着想知道这一回乌鸦遇到了什么困难,想出了什么办法。我和上一次一样,准备了道具,叫学生演示。同学们争着要戴上面具扮演乌鸦,演示“喝水”过程。“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在瓶子里,石子一颗一颗沉下,水位不断上升……孩子们凝神地看着,看着……最后组织讨论时,学生一致认为乌鸦不怕困难,爱动脑筋,很聪明,并表示要向乌鸦学习。显然,这次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这次教学的成功,在于我有效地克服了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帮助学生愉快地接受了乌鸦这个形象。由此,我体会到,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精心备课:不仅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何方?家!
- 爱的巧克力
- 小桥流水
- 期末复习
- 我和书的故事
- 爬山
- 我和妈妈扣“元宝”
- 我的友谊褪了色
- 青春梦回
- 天,地,心
- 竹筒饭
- 我从阅读中学到了语文
- 走过四季
- 童年趣事
- 我喜欢
- 浅论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
- 浅谈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与创新
- 农民工“弃保”现象初探
- 农村小额贷款使用分析
- 网络商店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探析
- 石家庄市灵活就业者养老保险问题研究
- 征收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分析
- 探析美国战略重心转移对中美日三边关系的影响
- B2B行业电子商务平台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 试论中国蒙药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 运动对肥胖症减肥效果影响因素
- 海洋石油污染防治的法律问题分析
- 民营银行的生存环境及发展策略分析
- L复仇案及其相关问题
- 形体特点对古文字考释的重要性研究
- 14 夜莺的歌声参考教案二
- 12 景阳冈参考教案一
- 10 草船借箭重点问题解析
- 11 将相和参考教案二
- 18 延安,我把你追寻重点问题解析
- 12 景阳冈重点问题解析
- 13 十六年前的回忆
- 10 草船借箭学习要点提示
- 12 鸟的天堂 参考教案二
- 12 景阳冈参考教案二
- 14 夜莺的歌声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 《少年闰土》
- 10 草船借箭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 浙江省义务教育第十二册第七单元教案2
- 17詹天佑生字: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