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07
《锄禾》教学设计
一、预设目标
1、学会5个生字,认识偏旁“皿”;读写“锄禾”“辛苦”等词。会用“辛苦”写句子。
2、会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古诗的意思。
3、会背诵、默写课文。
4、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并且能转换成儿童的语言。
教学难点:“餐”的字形,“日当午”的意思。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预设目标
1、学会5个生字,认识偏旁皿字底,理解“锄禾”“辛苦”“日当午”等词的意思。
2、培养学生正确看图,了解图意的能力;图文结合,理解诗的意思。
3、背诵古诗。
(二)教学过程
1、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课件点击,出现一幅中午炎热的情景,特写一个火辣辣的太阳。)
看图说话:图上画着什么?画着这样的情景?
(夏天的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
(课件点击,出现小朋友中午吃饭、午睡及农民锄禾的画面。)进行对比。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锄禾》。教师边板书边教学“锄”:注意读准翘舌音,想想为什么是金字旁?请一位小朋友做个锄地的动作。说说“锄禾”是什么意思?
2、图文结合理解古诗。
(背诵已不是难点,重点放在对古诗的理解上)
(1)看看图,读读诗,说说读懂了哪一句?
自由练习——指名说并评议——同桌说——四人小组讨论
(2)说说全诗的意思。提示:☆用“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说一句话。
如: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农民伯伯在地里给禾苗锄草。
可以让学生找找,诗中的哪一句与图的内容是对应的?板书:锄禾日当午
理解:“日当午”是什么意思?
☆从哪里可以看出农民伯伯劳动很辛苦?“汗滴禾下土”
☆看到农民伯伯那么辛苦你想到了什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碗中的饭)(全、都)
3、朗读指导。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4、指名背诵,比赛谁读得有感情。提出疑义。
5、齐背古诗。
6、学习生字:
盘:认识“皿”字底。
餐:(字形分析是重点)上下结构,上半要书空记形。
皆:口诀“上比下白皆都是”。
辛:立+十=辛,立下一横要长一些。
7、固生字、生词,卡片抽读。
8、练习。
(1)抄写生字,每个生字写3个并组词。
(2)抄写句子:
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农民在地里给禾苗锄草松土。农民脸上的汗珠,大颗大颗地滴在泥土里。
(3)抄写古诗。
第二课时
(一)预设目标
1、懂得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农民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品德和习惯。
2、进一步用完整、通顺的语句说说古诗的意思。
3、背诵默写古诗。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扩词:
锄——锄头锄草锄禾
餐——早餐午餐晚餐
辛——辛苦辛劳辛勤
(3)根据意思写出课文中的词语:
给禾苗锄草松土。()
中午,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
(4)默写古诗比赛:四人小组开火车,每人一句,比谁写得又对又好。
2、进一步理解诗意。
(1)教师描述情景,学生说诗句。
(2)教师说诗句,学生说诗意。
(3)四人小组里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诗意升华,行为指导。
(1)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2)辨析:
A、小明盛饭盛得满满的,吃不完就剩下。()
B、阳阳吃饭时,掉了许多饭粒。()
C、课间点心吃不完,趁老师不注意,扔进垃圾桶。()
D、丁丁帮妈妈淘米时,把掉下来的米都一粒一粒捡起来。()
4、巩固练习
(1)用“辛苦”造句。
(2)默写《锄禾》。
(3)比一比,组词。
锄()滴()粒()盘()
助()摘()位()盆()
(4)把古诗《锄禾》写成一段通顺的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电灯与蜡烛
- 泉眼、小溪、河流、大海
- 红色之旅
- 藏在老胡同里的《新华日报》旧址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翻花绳
- 写景两则
- 快乐的星期天
- 校园一角
- 金色的秋天
- 教室
- 我家的小丑丑
- 还大海伯伯一张笑脸
- 你对武汉了解多少?
- 国庆见闻
-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校钳工技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 旅游英语课程实训项目的开发与研究
- 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探讨
- 浅谈档案存在形式的演变
- 精心育人?静待花开
- 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以考评模式改革促教学模式改革
- 怎样将英语听力课堂中的“测”转变为“教”
- 促进军事法学专业专业发展的新工具
- 关于航海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 分层递进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 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讨
- 从社会矛盾研究法角度浅谈中学英语文化教育的特殊性
- 大学生村官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 浅谈城市建设档案在智慧城市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 《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 《草原》教学设计
- 《草原》教学设计
-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 《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设计
- 《草原》教学设计
- 《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设计
- 《草原》教学设计
- 《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
-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 《军神》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