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审美鉴赏
翻新时间:2022-08-15
《诗两首》审美鉴赏
1、情浓意深的形象美:
《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写于抗日救亡最艰难的岁月。诗中抒发了诗人对于祖国最为深沉的爱,但他没有直接渲泄自己的感情,而是运用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歌形象。让抒情主人公化作一只小鸟,由鸟儿生前的歌唱,写到它死后的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此外,分别赋予“大地”“河流”“风”“黎明”不同的象征和暗示意味。具体说来,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林间的无比温暖的黎明”可以看作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这样,通过具体、真切的形象,抒发了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
2、鲜明强烈的音韵美:
《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就诗的每一节来看,句子有长有短,参差不齐。但全诗四节,节与节之间,对称、和谐、均衡,呈现整饬美。根据抒情需要,诗人用了复沓手法。全诗各节都采用“乡愁是──”与“我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句式。复沓手法的运用,既突出地抒写了乡愁,又分清了诗的层次脉络,从而增添了旋律美,增强了节奏感。各节的第二句,都有“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形容词,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抑扬顿挫、一唱三叹的旋律,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校园里的“战争”
- 钱是个好东西吗
- 足迹
- 抓泥鳅比赛
- 跳长绳
- 开心捕鼠记
- 鲜花赠予老师
- 记一次野炊
- 记一件难忘的事
- 地球,我党我们共同的家园
- 爸爸减肥
- 北京游记
- 那一弯月
- “热”不息的篮球
- 妈妈!我长大了
- 试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试论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 试述铁路桥梁高墩施工技术
- 试论园林景观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
- 试述房屋建筑施工的现场质量管理
- 受老空积水威胁工作面的水害治理研究与应用
- 试论铁路工程试验检测管理重点
- 试述建筑给排水及采暖施工中常见问题
- 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分析
- 试析铁路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 试述常见电气线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 试述道路桥梁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 试析变电运行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 试述物资管理及采购成本控制
- 试论如何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管控
- 《插秧》教学实录
- 《老树的故事》教学设计
- 《老树的故事》片断赏析
- 《插秧》教学设计
- 《插秧》片断赏析
- 《插秧》教学札记
- 《插秧》教学设计
- 《插秧》片断赏析
- 《插秧》教学札记
- 《插秧》片断赏析
- 《插秧》教学设计
- 《插秧》课文
- 《老树的故事》片断赏析
- 《老树的故事》教学设计
- 《插秧》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