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8
《孔乙己》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孔乙己》的精巧结构?
文章的巧妙构思主要表现在:把孔乙己的悲剧命运都集中在一个刚刚涉世的酒店小伙计的所见所思中。以专管温酒、整日都在柜台内站着的小伙计的第一人称的身分来构思文章,使故事情节十分可信。可以想一想,连12岁的小伙子都认为孔乙己是“讨饭一样的人”,可见孔乙己的社会地位之低;连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可见当时社会的冷酷;从小伙计的角度来写掌拒的爱财事命、冷酷无情,也是令人可信的;从小伙计的角度去写掌拒与喝酒的人对话,也自然使人无法不信;当然,从小伙计的角度去推测孔乙己的必然死亡也显得无懈可击。
2、小说是怎样抓住孔乙己脸色的变化来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
《孔乙己》中有好几次写到孔乙己的“脸色”,这些“脸色”的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性格特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小说的主题思想,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他出场的时候:孔乙己“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残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一生穷愁潦倒,既未能进学,又不会营生,再加上他好喝懒做,不愿以自己的劳动去争取生存的劣性,使他的生活连温饱都得不到保障,穷得“将要讨饭了”。因此,他不可能有上流社会达官豪绅那种“红光满面”、脑满肠肥的“富相”,只能是“青白脸色”。这“青白脸色”的描写,再配合他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不仅形象地揭示了孔乙己的社会地位,而且为下文进一步刻画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作了铺垫。
第二次写“脸色”是在有人揭发孔乙己偷了书的时候:“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孔乙己本是“青白脸色”,但当有人肆意耍弄他,揭他的短的时候,他就“涨红了脸”,竭力争辩,企图维护自己“读书人”的面子。这“涨红了脸”的描写,一方面揭示了孔乙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另一方面也流露了孔乙己内心的羞愧,表明他不是惯偷,而只是不得已偶尔为之。
第三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人有问他“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的时候:“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这“灰色”脸色的描写,表现了孔乙己因捞不到秀才而被人家取笑戮到内心隐痛时那种失望、颓唐的悲凉心理,显示了他深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所产生的头脑僵化、迂腐不堪的习性。
小说最后一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他被丁举人打折了腿,用手“走”到酒店的时候:“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这“黑而且瘦”的脸色,加上用手爬着“走”,可想而知他是怎样在受尽了折磨之后死里逃生,苟延残喘活下来的。当掌柜取笑他时,孔乙己只是低声应答掌柜的讪笑,露出“恳求”的眼色,显现出他横遭摧残后那种畏缩、害怕、绝望无告的心境。这里,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牺牲者的血淋淋的悲惨画面。至此,孔乙己的悲剧形象也就大体完成了。
孔乙己的“脸色”由“青白”而“红”,再到“灰”而“黑瘦”,是孔乙己性格的逻辑发展。作者通过对人物神态变化的描写,形象地刻画了孔乙己迂腐而又麻木的性格特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保护视力从我做起
- 救花
- 雪
- 雪花
- 日记
- 中秋节
- 美丽的中山公园
- 纳闷
- 接妈妈
- 摘柿子
- 秋游
- 杨老师笑了
- 一只小鸟
- 我向雷锋学习
- 环保
- 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下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制定
- 浅谈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 浅谈会计职业判断质量的提升对策
- 开远市灵芝湖景区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 财务共享模式下“会计工厂”的探索研究
- 浅谈存款保险条例制度对银行以及储户的影响
-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机制的一些思考
- 基于淘宝电子商务平台的服装品牌的现状及原创品牌发展
- 浅析我国慈善组织会计监督问题
- 新股发行核准制和注册制优缺点分析
- 鞍钢降本增效的路径选择
- 浅析中小微企业挂牌新三板的益处
- 张家川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 浅析当下我国网络营销所存在的问题
- 百利威物流的发展对策研究
- 《脚踏一方土·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
- 《孔乙己》写作特点
- 美国的南北战争
- 《孔乙己》课文评点
- 《孔乙己》与“窃书”
- 《孔乙己》问题探究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1
-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3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2
-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2
- 《外国诗两首》结构分析
- 感受河流 壮我中华──教《黑人谈河流》
-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1
- 《外国诗两首》整体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