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2
《枣儿》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对“枣儿”这一具体事物及剧中情节,语言加以泛化、深化、理解象征意义。
2、体会有象征意味的台词
3、理解剧中人物的亲情,思考现代人的生活追求。
【重点】
揣摩情节、语言。
【难点】
理解剧中象征意义。
【教具】
背景图片。
【师生互动设计】
1、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完成新课。
3、通过学生讨论,完成课堂小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现实社会中,人们迈步奔小康,在农村不少家庭主要劳动力涌入城市生活,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同时也使自家走上富裕之路,然而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现象,留守家园的老人和孩子,在无尽的思念中生活,他们怎样寄托这种思念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戏剧小品《枣儿》。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戏剧的矛盾所在,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读: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2、悟:
⑴ 说一说你感知了哪些内容?
明确:
内容:在乡间一棵挂满了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一个捡枣的男子,一老一少的交谈,吐露了老人对儿子的思念,也表露了儿子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反映社会变迁。
⑵ 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本文把时空集中在什么地方?“枣儿”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红枣儿树下,老人思念亲人的场景交待,枣树为背景,“枣儿”是全剧的标题,并以“枣儿”贯彻全文,老人和孩子以“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了解全剧的背景,“枣儿”在全剧中的作用)
⑶ 老人有几次回忆起枣儿小时候的事?他对男孩又是什么态度?他的这些回忆和态度反映出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作者借“枣儿”表达什么思想?
明确:
① 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摘枣儿竞尿了老人一脖子;儿子在枣儿树下尿尿。
② 老人十分疼爱男孩;
③ 老人思念儿子,在男孩身上折射对儿子的爱。
④ 作者是借“枣儿”传达亲情,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传统生活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把握剧情,理解课文的象征手法,以及所表达思想感情。)
⑷ 剧中人物各是什么样的人?塑造这些人物运用的是什么方法?
明确:
老人、孩子的语言动作表现其形象,反映社会变化。
老人:老一辈农民满怀亲情,富有爱心,念旧而传统,有希望有失落。
男孩:新生一代(农村)思念亲人,好奇懂事、纯真可爱。
(把握人物形象,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
⑸“枣儿”富有一定象征意义,其实剧中的不少台词也富有象征意味,找一找,仔细体会(引导学生思考,理解象征意义,有理性的分析,要紧扣文章内容揣摩情节和语言)
3、赏:你喜欢这篇戏剧小品的哪些内容?说明理由(深入理解作品,深入品味作品)
三、质疑
本文中你还有没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共同探究。(解决尚存疑难)
四、小结
小组讨论,总结本文学习
五、课赏反馈
1、“枣儿”有什么意义?
2、本文涉及哪些情感?
3、本文开头结尾使用了同一首童谣有什么作用?
4、联系现实生活,关注自己周围的老人、小孩孤独的现象,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想一想你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了解本节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关心自己周围人老人和儿童。)
【板书】
枣儿
孙 鸿
背景:枣树下童谣声亲情
人物:老人:老一辈农民、亲情、爱心
男孩:新生一代好奇懂事
枣儿:象征亲情、故乡、精神家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命运》(第八十一集)
- 命运
- 我的好朋友王曦卓
- 《命运》(第九十四集)
- 美丽的桂林
- 《命运》(第九十一集)
- 命运
- 命运
- 龟兔赛跑
- 命运
- 《命运》(第八十九集)
- 乐于助人的荀绍峰
- 命运
- 可爱的小动物
- 命运
- 赵黎平:枪声背后的副省级高官
- 姥爷,我们去西安
- 废死不可?美国死刑执行纷争
- 德国之翼的“黑天鹅事件 ”
- 被遣返的黑工:终于光明正大了
- 败战癌症:怎样扭转危局?
- 背弃亲情淘金 掉进友情陷阱
- 这个惯偷好可怕
- 民办养老院欠薪血案
- 色诱款姐的悲情屈辱
- 南方电网:又一个腐败重灾区?
- 赴韩整形:“美丽”的迷失
- “婚内保证书”伤害了谁
- “太空漫步第一人”讲述50年前那12分钟
- 妻子手机里的爱情秘密
- 六年级语文下册《景阳冈》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下册《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下册《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下册《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下册《向往奥运》教学设计
- 长征
- 六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启蒙》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下册《三克镭》教学设计
- 向往奥运
- 詹天佑
- 六年级语文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下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 长征
-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下册《将相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