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0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结构特色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结构很有特色,从头到尾一直采用三层排比的手法来写,形成结构层次的对称美。
1、邹忌有“三问”:
一问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二问妾:“吾孰与徐公美?”
三问客:“吾与徐公孰美?”
2、相对应的有“三答”:
妻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答:“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3、邹忌受蒙蔽的三个原因:
“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4、相对应类比出齐王受蒙蔽的三个原因: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5、齐王纳谏后有“三赏”: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6、相对应“三赏”后就有“三变”: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7、邹忌与徐公比美这一事件的发展在时间上是三层:
“朝服衣冠,窥镜;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8、相对应邹忌的思想认识转变过程也是三层: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
9、全部事件的发展过程也是三层:
邹忌联系自己类比讽谏是第一层;
齐王纳谏悬赏征求意见是第二层;
临近诸侯都来朝见齐王是第三层。
本文篇幅不长,竟有九处用到“三叠法”。从内容上看,由浅入深,由小到大,饶有情趣。从结构上看,对称呼应,浑然一体。从语言句式上看,有的叙述、对话有重复有排比,有的变化就大一些,如上述一、二项邹忌的“三问”和相对应的“三答”,有详有略,有重复处,也有小小变化处。总而言之,变中有不变,不变中又小有变化。一味求变,变得无头绪可循,不合乎我们写文章的民族传统;但如果自始至终毫无变化,也会令人乏味。而本文则恰到好处,既有变化,又令人有轨迹可循。这对我们写作来说,也是值得好好借鉴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爱吃快餐面的N个歪理
- 书的渴望
- 走遍天下不离本
- 真挚的友谊
- 观看艺术节目
- 教师节的采访
- 感动
- 教师节献
- 大自然的启示
- 男女平等
- 记一次游泳
- 祖国的希望
- 睡姿大集合
- 排座位
- 让我伤心的日子
- 热能与动力工程应用技术分析
- 桥梁加固施工中的相关问题探讨
- 桥梁维修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 青藏铁路风沙病害的研究与治理
- 秦皇岛市莲花岛建设条件研究
- 燃气管道工程质量与技术管理方法研究
- 桥梁施工质量控制及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 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研究
- 轻钢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探讨
- 桥梁隧道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
- 曲阜红旗闸水工模型试验研究
- 强化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企业发展
- 桥梁施工桩基溶洞处理
-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方法的探讨
- 《猫》教学设计之三
- 《猫》练习设计之一
-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四
- 1928年2月9日 夏明翰烈士就义
-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六
-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猫》教学设计之一
-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落花生》教学设计之五
- 作者老舍
- 夏明翰诗三首
- 《猫》教学设计之四
- 《伟大的友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猫》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