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之二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之二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4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的】

1、理解:

领会前人关于“志”、“力”、“物”三者关系看法的精神实质,记住做学问要“深思慎取”的告诫,学习他们不相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2、积累:

⑴ 丰富学生有关文言文的诵读知识,培养诵读文言文的习惯。

⑵ 了解几种文言句式,特别是宾语前置句。

3、运用:

辨析几种常见的修辞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诵读知识及诵读习惯的培养。

2、理解“志”、“力”、“物”三者关系,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作者略写仆碑、前洞,详写后洞,与全文主旨的关系。

4、掌握“观”、“名”、“文”、“求”等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其”的不同用法。

【知识点】

1、读准难字字音,掌握异读的三个类别。

2、读准文言句子,不要读破句。

3、了解文言虚词在表达语气、传达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多媒体。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本文体裁:游记散文。

2、全文内容:通过游山,阐发两点感想。

二、范读全文,自读

三、逐段辨析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对照译文,辨析疑难)

1、第一段:

⑴ 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浮图、庐冢、漫、华、谬等。

⑵ 译句: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⑶ 分析“其”字的用法。

⑷ 找出名词用作动词的例句。

2、第二段:

⑴ 找出名词作状语的例子:侧出。

⑵ 找出形容词作动词的例子:穷、明。

⑶ 解词:旷、拥、怠、加、咎、极等。

⑷ 不要读破句:“而余亦悔之……之乐也。”

3、第三段:

⑴ 辨析:“焉”、“而”、“也”等虚词用法。

⑵ 解词:观、得、非常、至于等。

⑶ 读准音:“相之”。

⑷ 口译本段。

4、第四段:

⑴ 标出下列句子的语中停顿处:“后世”句。

⑵ 悲夫(fú)

5、第五段:

⑴ 找出假借字。

⑵ 找出判断句、省略句。

四、作业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分段讨论问题

1、第一自然段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提示:

记所游山名,交待“褒禅”山名之由来,介绍华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证“华山”原名叫“花山”。

作者记游时,并不沉醉于山水之中,而重在考察事物的原委,正是为下文“谬其传”埋下伏笔,已有“慎取”之意。

2、第二段记叙游华山洞的经过,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

提示:

写游前洞,惜墨如金,一笔带过;写游后洞,泼墨如水,详加介绍。

这样剪裁,是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

3、第三段作者写游山的心得体会。他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指出具体例句。

提示:

阐述了宏伟的目标与不可少的主客观条件之间的联系。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了“志”的重要。“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说明“力”的重要。“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然力足以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从反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则从正面再次强调了“尽吾志”的重要。

4、第四段,作者写了第二点心得体会。哪句话能表明作者的观点?

提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本文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结合得自然。其中有些语句起到了联系和照应作用,请分别找出来。

(例句略)

6、本文末一段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提示:记同游之人和时间。既照应前文,又对“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补叙。这种写法,可使行文简洁紧凑。

二、读全文,师指点

三、完成思考与练习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花园
秋之韵
这是什么
校园的一角
学校的操场
步行街
家乡的杨柳河
拙政园的荷花
观雨
美丽的秋天
喜欢
上海的夜景
夏季的景变化了
秋天的美丽
全区一季度工业运行情况分析
论企业负债经营
钳工实训教学方法探究
《化学实验技术》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高校物流人才供求平衡的调控与物流产业升级的融合性
从服务创新角度谈高校档案部门“为”与“位”
钢铁自动化生产线中的监控体系构建探析
体制成了遮羞布
激光激发兰姆波在含内部缺陷的薄膜中传播特性的研究
能力本位下中职数学考试改革初探
新时期铁路施工企业的物资成本管理探讨
高职通信专业就业问题探析
我国高等教育教材供应管理历史嬗变及发展趋势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沟通策略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家具设计课程改革探究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之三
《记念刘和珍君》创新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写作特点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之一
《游褒禅山记》写作背景
《记念刘和珍君》的朗读教学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之三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之二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之一
《游褒禅山记》通假字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之四
《游褒禅山记》课文品读
《游褒禅山记》课文背景知识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之二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