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1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之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文章叙述、议论、抒情与描写有机融合的表现手法。
⑵ 了解中国人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不懈努力。
⑶ 学会找关键词关键句子和段落抓有效信息。
2、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心。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文章叙述、议论、抒情与描写有机融合的表现手法。
2、学会找关键词关键句子和段落抓有效信息。
【课时】
1课时。
【教学课型】
自读课。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提问法。
【教具】
CAI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提问,神州六号的情况(学生自己介绍)。
二、字词闯关(给加横线的字词注音)
三、自读课文,分析课文
1、结构分析:
导语:(1~3)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成功。
主体:(4~26)飞天航程。
结语:(27~30)迎来了飞天梦圆的时刻。
2、怎样理解标题的含义?
可以认为是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
中国的航天梦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也喻指这一航程。
3、自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自豪、赞美。
4、本文导语部分有什么特色?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是描述,也是评论。既有对飞船升空的情景精细描绘,又有对这壮举的评论。
生动感人,有情感。
5、中国实现飞天梦的历程中,有哪几个关键性的事件?
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
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成功发射。
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空。
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
6、中国人飞天航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7、“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天空,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主要有哪些困难?
首先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
安全返回技术。
研究出具有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四、理文章线索
文章用倒叙手法写出了“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然后按照是时间的顺序回顾了中国飞向太空的历程,最后落笔到“神舟”五号的研制、发射上,首尾照应,重点突出。
五、写作特点
1、以倒叙为主要叙事结构。以时间为顺序,脉络清晰,首尾呼应,这是本文写法上最显著的特点。
2、语言凝练,具体生动。
六、作业布置
编写中国航天大事纪(世界航天大事纪做参考)。
九、教学后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
- 爱美的小鹿
- 巧用吸尘器(看图)
- 人蝇大战
- 童年趣事
- 我的弟弟
- 品尝
- 可爱的小白兔
- 树的抗议
- 葡萄
- 假如我是记者
- 我要找妈妈
- 美丽而又快乐的春天
- 我是麦子
- Happy All Fools’Day
- 探讨电子商务对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的影响
- 发挥课前会话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作用
- 电子商务环境下顾客忠诚度的培养
- 试论目标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 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思考
- 对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与展望
- 应用性和跨文化性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 浅议如何培养初中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
- 微课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 批评学生的启示
- 中非合作与多极化发展下的非洲局势
-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探讨
- 国企行政审批制度探讨
- 地勘单位人事档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我国商业银行品牌建设现状及策略思考
-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 《草原》教学设计
- 《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设计
-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 《草原》教学设计
- 《草原》教学设计
- 《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
- 《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 《军神》教学设计
- 《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学设计
- 《草原》教学设计
-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