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9
《优美的汉字》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从音、形、意三个角度来欣赏汉字的美。
2、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欣赏汉字的音美、形美和意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思路和方法】
学生听诗歌朗诵,聆听汉字的音美;欣赏书法艺术,感受汉字的形美;趣解汉字,感受汉字的意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放歌曲《中国娃》。
“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这是汉字的声音美;汉字的方方正正、横平竖直是它的字形美;汉字还有区别于其它文字的显著特征:表意。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感受它的美。
二、走近汉字
1、听汉字的音美:
播放诗歌《念奴娇·赤壁怀古》、《雨霖铃》。
思考:学生从汉字声调的角度来谈谈自己听完诗歌后的感受。
教师指导:汉字讲究声韵铿锵有力、音节和谐、抑扬顿挫。刚才我们欣赏的作品或如奔放的大海、或如涓涓的小溪。其声犹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净化了我们浮躁的心灵。
2、看汉字的形美:
展示名人的书法艺术以及学生的书法作品(这里学生课后准备)。
思考:学生从汉字的笔画和字形的角度来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指导:汉字的字形由点横竖撇捺等构成。其方方正正、四平八稳,那些经过艺术处理的汉字或跳起了拉丁舞、有的如同酒醉的成龙打起了醉拳更是让我们感到的是在欣赏汉字在纸张上跳舞,所以:书法是“纸上的舞蹈”。
师:我们用耳朵欣赏了汉字的音美,用眼睛鉴赏了汉字的形美,下面就请用我们的心来感受汉字的意美。简洁的明字,有怎样的意美呢?
3、味汉字的意美:
⑴ 欣赏汉字日、月、山:
板书:
教师:(幻灯片)一轮圆圆的红日描画出太阳圆圈的形状,如钩的新月与太阳的形状区别开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山。简单的几笔勾画,万物形态尽现。
学生讲解“明”字的象形构造,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由形美引发出怎样的意美。
幻灯片:
一轮似火的红日,一弯皎洁的月,交相辉映,为人们驱走夜的恐慌,带来无限的光明与希望。
⑵ 研讨(学生指出自己所找出的汉字的意义):
劣:平时如果用力少,到时就会比别人差;缺少能力的人,其表现就可能比别人差。
舒:舍予是一种忘掉自己的精神,这种境界多么令人舒畅;只有不断地舍弃和给予,才会感到舒心快乐。
选:走在前面的人,更有选择的余地;被挑选出来的人,应是事事走在别人的前面的。
美:羊大为美。原始社会过着狩猎的生活,物质欠缺。这也是游牧民族的生活特征和审美习惯。唐代社会“以胖为美”因为他也有游牧民族(鲜卑族)的血统。(学生会意的。)
⑶ 是否任何汉字都可以这样解释呢?请听苏东坡和王安石的一段故事:
坡滑鸠
王安石对苏东坡说:“我估计你是你家东面山上的一层皮,因为“土之皮”曰“坡”。苏东坡答到:“以老师高见,那么‘水之骨’曰‘滑’,可水是没有骨头的啊”。接着,苏问到王:“你知道‘鸠’为什么是‘九’和‘鸟’组成的吗?”王答到:“因为它家有九个人。”苏东坡继续问到:“那为什么它家只有九个人呢?又是怎么构成的呢?”王只好摇头作罢。苏东坡答到:“桑之鸠兮,其子有七”《诗经》。
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汉字并不是都能这样去会意的。这是因为汉字的构字不一样而导致的。主要是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
⑷ 我来品一字: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你认为诗句中哪个字用得好,用得妙?
“闹”字不仅觉得枝头杏花尽情绽放,甚至还让人想到春天百花争奇斗艳,蜂蝶飞舞,春鸟和鸣的景象;一“闹”字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故王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三、汉字与我
1、请用优美的汉字来说说自己名字的意义。
2、运用本课所学,依据你的名字为自己取个字。
要求:读来上口,听来悦耳,又有意境美。
(提示:或与名字同义,或近义,或反义,或双关,或拆字……)
四、总结
汉字的音、形、意皆具独特魅力,足以让每个接近她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汉字之美,还美在她只对真正爱她、懂她的人撩开自己神秘的面纱,希望大家都能够沉醉在汉字的海洋里不知归路。
五、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找一些汉字,体会汉字丰富的内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庆幸,我有你
- 我想长大
- 是我欺负狗还是我被狗欺负
- 我心中的三国英雄
- 我的小发明
- 生活如吟诗
- 享.春
- 春天来了
- 和睦的家
- 有人唠叨,真好
- 心中的滋味
- 好书伴我成长
- 责任
- 理想
- 童年的歌
- 浅析互联网条件下舆论监督的特征
- 公安微博在警察形象提升中的作用研究
- 中国控(禁)烟立法实践研究
- 新《公司法》下股东出资义务的
- 吴志文:勤者卅载专注行业
- 台湾优质米u品及茶叶展销会香港登场掀起“抢购潮”
- 林楚吉:热衷服务 潮人精神
- 网络商品消费者举证责任研究
-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探讨
- 李国强博士:世家铸平台 商誉推品牌
- 缪瑞珍:孜孜不倦服务心
- 论牵连犯存废之问题
- 联两岸四地经济 促华人携手共进
- 浅析国际税收竞争及应对之策
- 梁汝雄:心M流浮山 关怀民生事
- 鲁滨孙漂流记
- 语文六年级下学期 第四单元检测题
- 鹿和狼的故事
- 难忘的启蒙
- 语文六年级下学期 第六单元测试题
- 新的跨越
- 奴隶英雄
- 与百分数交朋友]——教学生活与感受(教师篇)
- 游天然动物园
- 世纪宝鼎
- 古代寓言两则(矛与盾、郑人置履)
- 桂林山水
- 习作教学
- 我的战友邱少云
- 詹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