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荷塘月色》的思想感情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抒情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作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想投身革命,却有太多的顾虑和犹豫;他选择了逃避,却又在矛盾中挣扎。在如此复杂的心绪之下,他借景抒情,写出了这篇著名的《荷塘月色》。
文章一开头就点出全文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他想借游荷塘排解苦闷,于是作者从一开始就以独处的心境创造出孤寂的氛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文章有时直书胸臆,如第三自然段:
路上只有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作者可以不再逃避,直面自己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则是通过对周围景色的描写表现出来的。“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看似矛盾其实却并不矛盾,仔细想想,其实人大多都是这样,在热闹中想冷静,群居久了希望能独处。“一个人在……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他得到的是思想上的自由。“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感情起了变化,先前是潜藏在心底很难倾吐的淡淡哀愁,这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反映出作者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正是这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给优美的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作者笔下的景也是淡雅、安谧、柔和的,做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文章更多的是把感情寄托于景色中。如“这是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是路寂寞还是人寂寞?不言而喻。“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写景中隐约透着淡淡的忧愁和压抑。“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虽然是“热闹”,却给人一种“鸟鸣山更幽”的感觉。“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仍然摆脱不了绵绵的愁绪。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跟妈妈学包包子
- 激动人心的2006足球世界杯
- 假如没有大气层
- 快乐的体育课
- 盖世蚊雄
- 都是达芬奇惹的祸
- 学习是有意义的
- 五年级:生日
- 旅途见闻
- 成绩,真的那么重要?
- 我最难忘的一件事
- 五年级:练习敲鼓
- 放假喽
- 难忘的一件事
- 钓鱼记
- 浅议工程施工后期的安全管理
- 浅议工程造价的审核
- 浅议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
- 浅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
- 浅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的检定及使用
- 浅议加强电气安全管理与措施
- 浅议业扩报装流程现状及改善措施
- 浅议绿色建筑设计
- 浅议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与通风事故防范
- 浅议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 浅议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 浅议水土保持治理方案研讨
- 浅议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 浅议建筑暖通空调技术的节能
- 浅析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与发展
- 《竹笠》教学设计之一
- 《日新月异的电视机》教学设计之二
- 《写启事》教学设计之二
- 长 征
- 什么是数字电视
- “对照比较”抓重点
- 《写启事》教学设计之一
- 小学语文第十册 教学设计 养花
- 小学语文第十册 教学设计 游园不值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新鲜事》教学设计之一
- 《落花生》在写作方法上的特点
- 配画明文 文画共赏
- 葛洲坝水利枢纽
- 小学语文第十册 教学设计 理想的风筝
- 小学语文第十册 教学设计 游园不值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