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鸿门宴》教学设计之六
教学目的:
1.了解文中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学习作者运用对照的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的表现手法;
2.认识“鸿门宴”这一斗争的性质,注意本文情节起伏的结构特点,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3.重点学习“军、击、内、如”等实词和“其、而、则、乃”等虚词,了解课文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重点:
1.了解文中人物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
2.掌握“军、击、如、信、谢”等文言实词和“因”、“为”等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做到读文为主而兼顾读史,二者做到相辅相成。
2.注意作者运用对比方法和在矛盾中写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教学设想:根据本文重点、难点,总体上采用诵读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从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导入课文。
二、让学生自己整理有关《史记》的知识,快速读课文,做到整体感知。
三、问题设计:
①全文按鸿门宴的前的前后过程分为几部分?
②宴前共写了哪几件事?用精炼的词语概括。哪件事是“导火线”,这一部分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作用?
四、学生带着问题②诵读(1─2)节,教师指导学生不懂之处。
五、作业布置:请学生在理解(1─2)节的基础上诵读(3─4)节。
第二课时
六、学习(3─4)节
七、问题设计:
①宴中这部分共写了哪几件事?它围绕对刘邦的态度反映了项羽、范增之间什么矛盾?
②文中的项羽、刘邦、范增、张良、项伯、樊哙分别具有什么性格的特点?通过他们的哪些言行表现出来的?
八、学生带着问题①②读(3─4)节,并让同学自己指出自已不理解的地方。
九、布置作业:⑴背诵(3─4)节
⑵完成练习(二)P91
第三课时
十、先检查学生背诵(3─4)节情况。
十一、先齐读(5─5)节,然后和学生一起解决其中问题。
十二、再齐读(5─7)节。
十三、问题设计:
文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十四、整体把握全文的写作特色,并要学生自己分析项羽、刘邦的形象。
十五、作业布置:
①背诵(3─4)节,完成练习(三)
P91
②整理文言实词及特殊句式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保护家园
- 牵牛花与郁金香
- 别样的“时髦”
- 孝心无价
- 爱?不要爱
- 礼物
- 珍惜拥有
- 言而有信
- 人生在世
- 重复的力量
- 朋友如雨天
- 一面墙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 有一种心疾叫绝望
- 名言给我力量
- 珍惜身边的每个人
- 论高校教师如何开展学生思政工作
- 市场法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
- 测算我国1952年―2013年潜在经济增长率
- 中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再研究
- 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决策相关性辨析
- 谈合作学习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教学团队的构建策略
- 产业地产项目的融资策略分析
- 河北省农村妇女培训的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 浅析山西省服务性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会计案例收集与设计的研究
- 环境保护部门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探析
- 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 政府招商引资活动的有限性与有效性的思考
- 高校经费开支控制与管理体系研究
- 新税法下的企业会计税务筹划
- 《圆圆的沙粒》教学设计
- 《圆圆的沙粒》教学设计
- 《圆圆的沙粒》课文
- 《海底世界》说课设计
- 《海底世界》说课设计
- 《圆圆的沙粒》教学设计
- 《海底世界》课文
- 《海底世界》说课设计
- 《圆圆的沙粒》教学设计
- 《圆圆的沙粒》教学设计
-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 《圆圆的沙粒》教学实录
- 《圆圆的沙粒》教学设计
- 《海底世界》教学札记
- 《海底世界》片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