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教养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体会描写草原风景美、人情美的语句。
2、理解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情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育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认识保护草原资源,防止沙漠化的重要性。
发展目标:
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并能把阅读中的理解和感受说出来。
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风景美和人情美所构成的草原风情画。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导入
1、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带情入境。
2、同学们有到过或者见过大草原吗?草原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过度:今天,我们就和老舍先生一起领略草原美丽、迷人的风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看看在作者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2、 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草原哪些方面的情况?
板:风景美人情美
过度:草原的风光和人情都这么美好,那么就构成了一幅草原风情画。
板:草原风情画
3、 默读课文,对全文质疑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过度:指导朗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作者在写草原美景的同时,还
2、 自由读,边读边划抒发了自己的感情的句子。
3、 学生汇报。
4、 找出句子,抓对比。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 指导朗读。
(2) 理解“高歌”和“低吟”两种不同的情调。
(3) 理解“奇丽”,为什么他要吟这么一首诗?
5、 者先是想高歌,后来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呢?如果把这两个抒情的句子调换一下位置,让他先“低吟”,后来他越看草原越高兴,然后“高歌”,行不行?
提示:“高歌”和“低吟”都是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往往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那作者看到了什么,使他产生了这种情感,而要用这种方式表达?(讨论)
6、 学生汇报。
点拨1:我们归纳一下,作者一开始看到了草原的什么?它的整体给人什么感受?(出示图)
板:开阔
点拨2:1)他当时的心情怎样?(激动、兴奋)
2)指导朗读
3)换词理解“清鲜”、“明朗”。
过度:接下来他看到了草原的什么?(部分)那他的感情起了什么变化?
指导朗读,读出草原的柔美。
点拨3:注意作者第二次写景的部分,他先总的说了一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茫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里这样说呢?感情朗读。
点拨4:接下来分了两部分来写,先写了(草原的颜色),再写了(小丘的线条)。
指导朗读:(1)先读这两部分,然后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
句1:“四面都有小丘,……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随机出示图:绿草衬白羊,多么雅致、清丽。指导朗读。
这里把_____ 比作________,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句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随机出示图、出示两种风格的国画,理解“勾勒”、“渲染”。
点拨5:这样柔美的线条,缓缓地高起来,又缓缓地低下去,就像(波浪)。所以作者沿着这波浪般的线条,一直远望,就觉得好象整个绿色的草原在流动,所以作者说……
指导朗读。
7、 自由读第二次写景的部分,读出柔美的感觉,把自己读沉醉。
四、 总结:作者情景交融的描绘,我们看到了蒙古族同胞生活在风景如画的草原上,使人向往,令人感受到无限的乐趣。
1、 看图,听音乐。
2、 口语训练:做小导游,向你的朋友介绍一下内蒙草原的如画美景。
五、 布置作业
1、 向你的爸爸、妈妈介绍一下内蒙草原的自然风光。
2、 背诵第一自然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烈火青春》同人文有感
- 难忘
- 我的母校
- 观国庆60周年邮票展有感
- 梦之旅
- 我的月考
- 自作自受
- 老师,你辛苦了
- 努力,青春,放飞梦
- 去同学家
- 我的校园
- 幽默老爸
- 昨天,今天,明天
- 我不需要这样的爱
- 一件难忘的事
- 浅析如何提高煤电集团物资经济的运行质量
- 浅谈电子商务采购降成本与廉洁供应
- 价值链内部控制模型研究
- 浅议我国碳汇渔业的发展
- 基于4P营销视角的图书、期刊营销策略分析
- 浅析油田企业物资供应成本管理优化的途径
- 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思路研究
- 务实推进企业管理工作创新发展
- 大学生网络创业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 大数据时代的卷烟精准营销探析
- 试论现代企业办公室秘书的角色定位策略
- 经济形势动荡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
- 建筑施工企业施工合同风险管理分析
- 如家的成功之道
- 加强零售企业售后服务管理
- 《走向生活》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设计之三
-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之七
-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八
- 《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设计之二
-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六
-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之九
- 《将相和》教学设计之三
- 《将相和》教学设计之四
-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七
-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
-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之六
-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之八
-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