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2
《高粱情》教学设计
《高粱情》教学设计之一
一、教学内容:
这篇略读课文主要介绍了高粱根的特点,赞扬了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1课时)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高粱令人敬佩的品性;学习它坚忍不拔的品格。
2、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6自然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高粱坚忍不拔的品格。
难点:理解父亲和伯伯对我说的话语的意义;体会这两段话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五、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六、使用媒体:小黑板、录音机、投影、幻灯。
七、教学程序: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有这么一种植物,长着挺拔而粗壮的秆子,硕大而血红的穗头,强有力地抓住土地的根,这就是高粱。我想可能很多同学都没见过,那么高粱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打开书第102页看插图,认识一下高粱。今天我们学习第20课,(板书课题:高粱情。学习高粱的粱与梁的区别。)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02页看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高粱,从图上看,你觉得高粱有什么特点?说一说。
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很好,那么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高粱的特点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课文。
三、指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找出描写高粱特点的句子,划下来。
2、指名朗读描写高粱特点的句子,谈谈你的感觉和想法。然后概括一下高粱的特点。(边讨论边板书:正直的秆子、硕而红的穗头、紧抓土地的根。)
3、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说说高粱最具特点的是哪个部位?(在根下划△)课文是怎么描写的?用重点号划出这些句子。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所划部分。回答高粱根有什么特点?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来。(板书:坚韧、像鹰爪)并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5、再朗读,说说这些描写中蕴含着作者的什么感情?
6、练习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四、读中激情。
同学们,由于高粱具有坚韧不拔的品性,因而它的适应能力很强。千百年来,土地、人和高粱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课文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敬佩、赞美)
请大家带着敬佩、赞美之情,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最喜欢的部分。
▲教学小结:
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激励着作者顽强地生活。我想从今以后也会激励着我们大家奔向21世纪的未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让我们的天空更蓝
- 理想
- 时间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竞争与合作
- 知识改变人生
- 祖国我爱你
- 特别的母爱
- 控制情绪
- 美丽人生
- 成功与奋斗
- 学习“三个代表”,重在实践
- 我和自信交朋友
- 奉献
- “寂寞”之我见
- 罗斯福时代的亚洲移民政策变化及其影响(1933―1945)
- 浅析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创新
- 当代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新论
- 突厥考古学文化的透视
- 基层图书馆文化研究现状及问题研究
- 胡适“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提出过程考索
- 公共图书馆人才建设的三个切入点
- 城镇图书馆志愿者服务之立体培训研究
- 《共产党宣言》和谐理念的思想渊源探析
- 关于大数据时代智慧图书馆的几个问题研究
- 从《教育漫话》看我国现代家庭教育的缺失
-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
- 浅谈如何加强图书馆基础服务工作
-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浅析行业博物馆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 《给家乡孩子的信》片断赏析
- 《给家乡孩子的信》课文
-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
- 《装满昆虫的口袋》课文
-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
- 《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
- 《炮手》教学设计
- 《大禹治水》课文
-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
- 《炮手》教材理解
- 《炮手》课文
- 《炮手》教学设计
-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材理解
- 《炮手》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