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7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设计以此为立脚点,强调阅读的个性化,让学生在美文的熏陶中有独到的感悟,并在有所积累的前提下有所表达。
[教学目标 ]
1、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体会课文的意境。
2、 感情朗读课文,初步感悟抓景物的形状、颜色来描写景物及景物变化的方法。
3、 能在读熟、读懂课文基础上创造性的练习说话,写导游词提纲。
[教学具准备]
水彩笔、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 谈话导入 。
1. 师:同学们,在以前我们学过了巴金爷爷的〈〈海上日出〉〉,知道日出非常的美、壮观。其实日落也很富有诗意的,它一点也不比日出逊色,夕阳滑落的景观可谓美妙绝伦!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日落的文章。
2.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遍。
(二)教师配乐范读全文。
(在舒缓、优美的钢琴曲伴奏下,教师美读全文,并要求学生)
1、标段落号。
2、喜欢的段落前做个记号。
(三)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要求:
1、不添字、不漏字。
2、喜欢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
(四)生字抄写练习。
1. 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溅”、“盏”
2. 学生在下发的作业 中描红。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画出作者描写的三亚景物有那些?。
2、用简单的线条画出蓝天、海水、白鸥、椰树、细沙。
3.学生根据有关段落作画。(要求学生用简笔画作图)
4.、评画。
(注意是否能画出“蓝蓝的天”、“蓝蓝的海”、“低翔的白鸥”、“碧玉般的树冠”、“玉屑银末般的细沙”。)
4、感情朗读有关反映画面内容的句子。(最好要读出作者在细沙上行走的感觉以及作者的感受)
(六)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感情朗读。
2、出示本节的自学目标。
①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②边读边想象夕阳滑落的过程,画出描写夕阳滑落动作的词。
③教师出示一组动词。
悬、入水、颤动、停住、下沉、蹦跳、收敛。
3. 教师演示有关夕阳下滑的动画(课件),边演示边出现相关的动词。
4. 按照词在文中的顺序,让学生讲讲落日的过程。
(七)做小导游。
1、编写提纲,分小组互相讨论,准备提纲。(教师简要指导)
2、学生试演。(要求用上课文中学到的你认为优美的词语或句子)
3、出现学生讲的不熟练的地方,让学生再读课文的有关段落。
4、套入导游词的有关格式,让上来演示的学生带上“导游证”
5、在多名学生中评选“海南三亚十佳导游”,并现场颁发证书。
(八)课外延伸。
1. 教师小结,用上课文最后一句。
2. 向提供学生关于海南三亚的一个网址、一本课外书。让学生进一步去学习,去探究。
(九)课外作业 。
回去向父母介绍三亚落日。要求用上美妙绝伦、风情、逊色、惊讶等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五年后的我
- 小巷
- 这就是幸福
- 圆明园之泪
- 心得之旅
- 感恩母亲
- 坚强的表现
- 彩色风铃
- 转身
- 幸福是什么?
- 幸福是什么?
- 心还在,梦就在
- 45分钟的感动
- 当女孩真好
- 感谢有你——写在期末考试之前
- 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
- 低碳消费的科学内涵与发展途径
- 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理性化”
- 绿色工联主义理论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试论雷锋精神在大学学风教育中的实践
- 普鲁姆德生态女性主义伦理思想解析
- 生态现代化理论视角下的山东省能源绿色转型
- 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 民族院校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2015年《民主与科学》征订启事
-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文献评述与研究展望
- 西方生态批评发展中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
- 恩格斯自然观的生态学意蕴及其启示
- 坚持高校武术教育的正确价值导向
- 江西省畜牧产业温室气体排放时空差异分析
-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一
-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一
-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三
-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二
- 《乌塔》教学设计
- 《口语交际·习作七》教学设计(五上)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 《回顾·拓展七》教学设计(五上)
-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