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9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我们学习了唐代的三首古诗,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或背一背呀?
2、谁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习《枫桥夜泊》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的朗读,再现画面。
二、这节课我们就按照这种方法,自己学习《别董大》和《暮江吟》这两首诗。
1、给一定时间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发现问题。
2、在组内讨论。
3、全班交流
(1)《别董大》是高适漫游时写的送别诗,原题有两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二首。作者送别的朋友董大名叫董庭兰。 一二两句写景。千里黄云蔽空,日落时天色昏黄,这暗示了董大的失意境遇。北风吹刮着大雁,大雪纷飞,写雪中的景致,同时也是隐喻董大即将分手远行。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在此情此景中送别友人,作者难免有凄凉悲苦之感。三四句是作者的劝勉,作者劝故人不要忧愁前面没有知己,天下哪个人不赏识你呢?要相信天下有知己,前路有光明的远景。作者没有承接前两句抒发悲苦的情调,而是表现昂扬的精神,豪壮的气概。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真挚而深厚的思想感情。写景是为了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提问:诗中描写的景物与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关系?
(2)《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大约是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写的。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一笑一吟中能够真率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前两句写夕阳照耀下的江水。夕阳从地平线上平铺水中,江面上形成了一半碧绿一半红的景观。“铺”字用得非常恰当。“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过来的,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多么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真珠”。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由此诗人在第三句对这种景象进行了赞美:可爱的九月初三的夜啊!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然后指名读,评读,教师指导读。
5、背诵这三首古诗。
三、总结
这三首诗通过写景抒发了个人感情。每首诗不仅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画面,而且表达了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我们要通过对诗句的阅读、感悟,想象诗中的景物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下,我们可以选其中一首古诗默写下来,并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一幅画。
附:板书设计 :
学习方法:读诗理解诗意;边读边想象,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再现画面。
《别董大》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四、课外延伸
在班级举行“古诗朗诵会”活动。教师可从朗读技巧上做些指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们这些小孩子
- 五年级:找手套
- 五年级:隔离第三天
- 五年级:隔离第二天
- 小记者的滋味
- 五年级:受表扬
- 伟大的父爱、浓厚的父子之情
- 五年级:突然袭击
- 五年级:隔离第五天
- 五年级:有点伤心了
- 五年级:特殊时期
- 五年级:下雪了
- 五年级:隔离第六天
- 说话的后果
- 五年级:气超线
- 浅析现代水暖系统设备的管理与维修
- 浅析水利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
- 浅析桩基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 浅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 浅析提高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的途径
- 浅析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 浅析园林建筑植物配置
- 浅析水利水电施工中的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 浅析水泥土垫层对地基处理的应用
- 浅析水文地质调查评价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 浅析铁路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 浅析土木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浅析水文在水资源管理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
- 浅析松散型联合体如何规避因外部连带责任导致的损失
- 浅析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现状和发展
- 狼牙山五壮士:
- 军神教学设计示例
- 军神教学设计示例2
- 12 草原
- 少年闰土
-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 25* 珍珠鸟
- 26 可爱的草塘
- 27 蛇与庄稼
- 13 威尼斯的小艇
- 28*大瀑布的葬礼
- 18*金色的鱼钩
-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
- 14 三峡之秋
- 梅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