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从“文本课程”到“体验课程”
从“文本课程”到“体验课程”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本文时应该抓住两个要点:一是要深入理解作家对猫各方面性情的描述,学习作家的语言技巧;二是要仔细品味文章中蕴涵着的既显而易见又不着痕迹的感情抒发。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力求突出课文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以研究性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下面我就和各位老师交流一下我的这堂课的设计意图。
一、丰富语言积累。
《新课标》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这既是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有很强的针对性。儿童语言贫乏,他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不断积累语言的过程。头脑里的语言材料增多,语言水平自然提高。这是社会交际所必需的,也是提高认识、发展智力所必需。说话时“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习作时“文思泉涌,妙笔生花”都在于一个人具有深厚的语言积淀。而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天我就是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积累有关成语。如果每节语文课前,我们语文老师都能花上两三分钟的时间,做这样一件事情,相信学生日后将终身受益。
二、在矛盾处置疑,激活学生的思维。
于无疑处设疑,于矛盾处置疑,往往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文章向大家介绍了几只大猫?”原是无疑之处;而“面对这样性格古怪的大猫,老舍先生一定很头疼了?”这又是文章的矛盾焦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文中找理由、摆事实,忙得不亦乐乎。教师看似随意实则有意的一句话,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积极思维的可能。
三、重视朗读,重视整体综合感知。
过去在阅读教学中,长期存在烦琐的内容分析和千篇一律的教学程式。使语文教学的情趣淡漠了,形象破碎了,美感削弱了,特有的魅力坠失了……《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我今天让学生自己选择去读写猫性格古怪的句子,并且说说为什么这么读?如本文中对“蹭”字的理解,如果仅仅追求字面上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学生已经过充分的朗读,获得了感知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经验碰撞、接通,于是心有所悟,豁然开朗。由于语言文字隐喻性很强,许多词汇可意会不可言传,可体验而无法表达,有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的是“尽在不言中”。正是由于语言的模糊性,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使符号化的文字被重新贯注了生命的血肉,抽象化了的概念重新赋予了生活的感性力量。
对于《新课标》精神的理解,我也是处于学习的阶段,谈不上深刻地领会,今天和大家交流,也仅仅是一种探讨,但愿我抛出砖能引来更多的玉,请各位不吝赐教!谢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石子与金子
- 渴望回到童年
- 风干的记忆
- 渴望得到完美
- 聆听花开的声音
- 五月十号的音符
- 成功的基石
- 雪花挂满老槐树
- 诚信——与我们同行
- 渴望和他分手
- 灵魂的忏悔
- 回眸约定
- 生命,因舍弃而美丽
- 雨之歌
- 雨*花
- 野兔之死 2014年7期
- 吃货怪事 2014年6期
- 鲛人之泪 2014年6期
- 树叶糕团铺
- 跳蚤和羊皮
- 天下第一庄
- 化简为繁 2014年7期
- 春之积雪 2014年7期
- 两个臭小子
- 李敏镐:美玉成器,光辉熠熠
- 驾驭高手 2014年7期
- 花开有期 2014年7期
- 武林高手VS灭绝师太
- 搞笑说明书
- 四月的栅栏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建议
-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
-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
-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
-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 《丑小鸭》教学设计
-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
-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 《丑小鸭》教学设计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