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水乡歌》片断赏析

《水乡歌》片断赏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1-03-11

《水乡歌》片断赏析

最近,我有机会听了两节阅读课,上的都是苏教版第三册《水乡歌》。这是一篇热情讴歌水乡美景的赞美诗,语言文字优美,读来让人浮想联翩。如何引导二年级的孩子读进文中,走进画一样的诗中,两位执教老师颇费心机。一位老师是将文字与画面分割成若干块,一一在孩子面前呈现;另一位老师则把孩子带到文字与画面旁,放手让孩子去品味、欣赏。现将两节课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片断节录如下:

【教例一】

出示第一段文字: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

师:读一读,想一想: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生自读。

生:我从“千条渠,万条河”中体会到了水多。

师:这里“千”和“万”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水乡的渠和河很多很多。

生:我从“池塘一个连一个”中体会到了水多。

师:“一个连一个”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水乡的池塘很多。

生:也说明水很多。

生:我从“绿水荡清波”中体会到了水美。

师:“绿水”是什么样的?

生:“绿水”是水碧绿碧绿的。

师:“清波”呢?

生:“清波”是水很清澈,上面还有波纹。

师:是呀!你们看水乡的水这么多、这么美。让我们朗读并把这段话并背诵下来。

生练习有感情朗读、背诵……

【教例二】

出示第一段文字(同上)

师:好好读读这段话,老师相信小朋友们自己一定能读懂的。

生自读。

师:刚才读这段话时,你们的脑海中是否出现了一幅幅水乡的画面。(出示水乡图)

师:请小朋友们再图文对照着读一读、想一想,然后说说水乡的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景象。

生自读(读得很投入)

生:我仿佛来到了水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水。

生:我也仿佛来到了水乡,我睁大眼睛,想数一数水乡有多少条水渠和小河,可是我怎么也数不过来。啊,水乡的水太多了!

生:我看到了水乡的小河,河水很清很清,连河底的水草我都能看到,有时水草旁还会有小鱼虾游过呢。

生:我看到的水乡小河和朱珠刚才说的不太一样。河水是碧绿碧绿的。一阵微风吹来,河面上就荡起一层一层的小水波,太美了!

……

师:假如现在小朋友们就站在水乡的渠边、河边、塘边,你们最想去做什么呢?

生:我想画一幅画,画下“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绿水荡清波”。

生:我想弯腰,捧起水乡的清水喝一口,尝一尝它的味道是什么样的。

生:我想照张相片,把水乡美景留在照片中。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什么也没说,你们就自己读进文中去了。水乡的水是这么多,这么美,像画一样。想把这段话读好背下来吗?请在下面认真做准备。

生练习有感情朗读,背诵。(情绪高涨)

以上两个教学片断实录虽然教学内容是一模一样的,但由于两位执教者教学思想观念的不同,其课堂教学设计的差异很大,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教例一:教师条分缕析,学生亦步亦趋

本教例中,教师从引导学生了解该段大意,到怎么体会水多、水美,再到感情朗读,整个教学环节是由老师主宰着一切,学生不过是在迎合老师去读、说。教师预设好一条阅读的暗线,每到一个知识点,教师便要适时介入学生的阅读活动,牵着他们往下走,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不允许学生有离线、越线之机。学生阅读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只是为了回答好老师所设计好的几个问题,获取课文语言文字中所载荷的内容知识吗?当然不是,学生阅读主要是为了学会阅读、发展语言、提高语文素养的。那么,怎么进行阅读教学呢?《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既然是个对话过程,那么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当他们通过自主的阅读实践与文本及文本的作者交流时,教师就不应该不合时宜地介入、打断,要充分相信学生,要给学生自主阅读实践的机会,要让学生先与文本充分交流之后,再与老师、同学合作交流。像上述教例一中这种条分缕析式的教学设计,常常带来的是对教学内容的人为肢解、条块分割。教学中教师不能摆正“教”与“学”的位置,必然会出现重讲解、重理性分析、搞知识的外部搬运的情况。学生在这种条分缕析式的教学设计中没有自主性,无法主动探究,下一步将要学习什么总是由教师来安排,学生就只能在老师的精心牵引下亦步亦趋。长此以往,只会泯灭学生阅读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教例二:教师能放能收,学生自读自悟

本教例中,教师从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到点拨学生想像画面,再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一直到最后鼓励学生朗读背诵,在整个教学环节之中,我们没看到一点师“牵”生的痕迹。教学自始至终处在一种学生要读、愿想、抢说、乐背的良好氛围之中。尤其令人称道的是教者大胆放手让二年级的学生去自读自悟这段话,让学生独自走进文中,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各自构建起自己独特的阅读表象,产生了富有个性的阅读体验。教者深谙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学生是阅读的主人,阅读是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的体验与理解。正是有了上述的认识,教者才能放的开;也正是有了教师充分的放,学生才会有自读自悟的机会,课上才会产生多姿多彩的独特感受与体验。设想一下,学生若是在老师问题的牵引下,还会有机会尝一口河水的味道吗?阅读教学中教师究竟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语文课程标准》中写的清楚:“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同时也是阅读课堂上学生的另一个主要对话对象与合作伙伴。课堂上,教师只放不收,学生便会放任自流;只收不放,学生便会亦步亦趋;能放能收,学生才能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阅读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若是能做到“尽职而不越位,出手而不牵手”,学生就会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在与教师、文本之间不断的对话过程之中,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升初,奥数和英语是敲门砖
我接到录取电话
迷迷糊糊考入101,我是幸运儿
仅用半年我就考出了优异成绩
给爸爸的一封信
第一次去海上游泳
《这就是我》
松树的遗书
我爱家乡的特产
堆雪人
状物作文】我爱家乡的特产
告诉学弟学妹们一点经验
我考上重点中学的必杀招
发现了除去污渍的好方法
我的妈妈
对办好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几点思考
化学工程伦理规范的构建
温度和浓度对电离度影响的实验探讨
化工排污状况与解决方法透析
环境化学工程的现状及发展
化学反应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配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问题研究
化工艺术特色专业创建路径
分析化学工程与工艺
论绿色化学工程与工艺对化学工业节能的促进作用
对化学工程毕业生教改分析
谈生物化学绪论课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化学工程环境改造分析
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粗略的测定
化工工艺人才培养思路
《将相和》趣闻故事
《将相和》重点字词意思
《将相和》随堂练习 提高篇
《将相和》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将相和》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将相和》作家作品和写作背景
《梦想的力量》美文欣赏一
《将相和》考点练兵 阅读篇
《将相和》整体阅读感知
《梦想的力量》趣闻故事
《将相和》美文欣赏一
《将相和》重点问题探究
《将相和》美文欣赏二
《梦想的力量》美文欣赏二
《将相和》随堂练习 巩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