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4
《一粒种子》其它杂项
《一粒种子》是一篇科学童话。教学中既要让学生进入童话的情境,又要学到科学知识。程玲老师的教学较好地体现了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这节课先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全文概貌,抓住四个“挺—挺”理清课文脉络,为最后总结种子发芽的过程和条件打下基础。在分层阅读阶段,注意把学生带入童话的境界。教师采用形象生动的贴图,种子从微微睁开眼到最后长出小叶,钻出地面,使学生形象地感知了种子发芽的过程,富有儿童情趣。教师还采用分角色朗读对话的方法,让小朋友做种子、蚯蚓,使学生从旁观的阅读者转换为课文中的“人物”,体验种子的情感。采用这些方法,使学生进入童话境界,情趣盎然。在逐层理解的基础上,又回到整体,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种子发芽的过程和条件。在这个阶段,教师充分利用板书,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初步掌握了阅读科学童话的方法。
这节课教学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把语言训练和促进儿童思维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低年级儿童长于形象思维,程玲老师非常注意发挥这一优势。“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一句,老师让小朋友说说它们各是怎么唱的,唱什么歌。学生回忆了春风、泉水的歌声,再唱唱小鸟和小朋友的歌,通过表象的再现,形象具体地感受到春天的一派热闹景象。在此基础因势利导,学生自然地理解了“热闹”这个词。教师并没有给“热闹”下定义(事实上也很难下),学生却实实在在地懂得了什么是“热闹”,这样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适宜的。为了让学生体会“赶快”这个词的重要性,教师把删去这个词的句子与原句比较,再让学生想象一下种子这时的心情,从而认识到“赶快”用在这儿特有的情味。接着,教师又让学生把“春风在唱歌,……”跟“春风在吹,……”两个句子读读、比较,学生感到前一种说法好,而且知道了因为把春风、泉水、小鸟当作人来写,所以很生动。这一段的教学,把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儿童语言发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发展了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丰富了儿童的词汇和句式。
这节课还充分利用图画,训练儿童看图、想象和说话。第一次是在蚯蚓和种子对话时,通过看图讲述,使学生形象具体到感受蚯蚓说的“外面亮得很”。第二次是在种子挺出地面以后,通过看图讲述,把“好个光明的世界”具体化。儿童能把图上看到的景色跟课文描述的事物以及自己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进行叙述,对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家买了一台电脑
- 红荷湿地赏荷花
- 蚂蚁大力士
- 兔子的红眼睛
- 最难忘的事
- 找布娃娃
- 美丽的夜来香
- 假如我会变
- 我家的“小花园”
- 我敬佩的人——海伦.凯勒
- 爱反悔的大人们
- 不同寻常的礼物
- 乡村
- 珍珠鸟的诉说
- 小草和仙人掌
- 圣彼得堡的感动乐章
- 信息化环境下政府审计信息文化构建研究
- 江西省进贤县文化产业发展思考
- 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 银担合作业务中的风险分析
- 绵阳市县域经济差异研究
- “营改增”对国企制造业的影响
- 延边地区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分析
- 农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 是谁抢了汪峰的头条?
- 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教学标准研究
- 中小企业区域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 浅论中国梦视域下中国页岩气开发与使用
- 影响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的身体素质分析
- 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思考
- 《师说》结构分析
- 《凤蝶外传》背景资料
-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之三
- 《师说》词类活用
- 《师说》课文分析
-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之一
-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相关知识
- 《师说》文体知识
- 《动物游戏之谜》教学设计之一
-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学设计之三
-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之二
- 《动物游戏之谜》教学设计之二
- 《凤蝶外传》教学设计之一
- 《师说》通假字
- 《师说》词语古今异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