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林黛玉进贾府》课文解读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做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第一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第三回,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第一次向读者展现红楼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贾府。第四回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盘根错节的关系,展现了更广阔的社会背景。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人物的性格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红楼梦》只流传下八十回,续写部分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摩出来的。
课文题目“林黛玉进贾府”是编者根据节选内容拟的。林黛玉因何进贾府?原来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有两个儿子名贾赦、贾政,一个女儿名贾敏。贾敏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便是林黛玉。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作者把此事安排在第三回,也就是全书的序幕部分,显然是借黛玉进贾府来描写小说的典型环境,让贾府中一些重要人物登场亮相,并为主人公林黛玉和贾宝玉第一次见面作了安排。
节选的文字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情节,大体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故事的开端,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这部分着重描写环境。第二部分──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的环境和府中的众多人物。先写了林黛玉拜见贾母与王夫人、邢夫人等;再写林黛玉见王熙凤;然后写林黛玉见贾赦、贾政;最后写林黛玉初次见到贾宝玉。第三部分──故事的结尾,为林黛玉安排住处。
黛玉进入贾府,通过她一路目中所见,耳中所闻,不仅详尽描写了荣宁二府的格局布置,亦即人物的活动环境,而且第一次生动刻画了贾母、贾氏三姐妹、凤姐、邢王二夫人、宝玉和黛玉等好几个主要人物。如果说第二回“演说荣府”仅仅只是通过冷子兴的口头叙述,使读者对荣宁二府的主要成员及其相互关系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那么这一回则是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使几个主要人物以各自不同的声音笑貌,栩栩如生地走到了读者的面前。因此可以说“这方是正文起头处,此后笔墨与前两回不同”(甲戌本脂批)。本文通过记叙林黛玉初进贾府的见闻感受,展现了封建大家族贾府的富贵豪华,生动地描写了贾府这一“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的奢侈生活,初步揭示了《红楼梦》中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贾母等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被遗弃的孩子
- 煮海
- 魔法学校奇遇
- 妈妈是个体育盲
- 足球的梦
- 糖果四人组
- 一个令我尊敬的人
- 火龙吉米的航海日志
- 罗老师,作业
- 狡猾的狐狸
- 我们班的功夫女生
- 我最敬佩的三国人物
- 可怕
- 我们班的功夫女生
- 星球大战第二版
- 哲学家哲学思想下的文学观
- 逻辑哲学论中的生命观分析
- 谈现代归纳逻辑哲学意义
- 政治哲学中的平等观探索
- 天地之中哲学观的形成概述
- 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与发展
- 有关逻辑哲学论的世界概念研讨
- 逻辑哲学论的思想构造研讨
- 对吉利根妇女关怀伦理学述评
- 分析逻辑哲学论的思想和语言
- 浅谈图斐利的政治哲学思想
- 大众哲学认识论思维
- 普通逻辑学的学习与应试
- 时事新闻在政治哲学中的适用性
- 对博弈论语义学的逻辑哲学思想探析
- 秋天的风铃——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备课要点
- 《春》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 济南的冬天
- 钱塘湖春行
- 山中访友
- 秋天
- 春
- 钱塘湖春行
- 《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 风筝
- 女娲造人
- 《散步》教案 山东光远中学 王新伟 (教师中心稿)
- 紫藤萝瀑布
- 皇帝的新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