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之四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之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1-03-12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之四

教学目标:

⒈学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

⒉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

教学时数:2第一教时

明确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二、解题

1.介绍“序”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2.介绍“骈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3.介绍王勃和写作背景

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三、诵读课文

1.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定7名学生朗读课文(每人一段),注意把握句子的节奏。

明确:①四字句的读法有

“二二式”。

②六字句的读法大致有五种:

“三三式”;

“一四式”;

“二二二式”;

“二四式”;

“一二三式”。

③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三四式”;

“二一四式”;

“二三二式”;

“二二三式”。

四、初步感知课文

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一遍。

2.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字句。

3.思考:从内容上看,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

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阁”,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五、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并试背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三、四两题。

第二教时

明确目标:

⒈学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

⒉理解作者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

教学过程:

一、赏析第一部分

(一)集体朗读

(二)具体赏析

⒈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

明确: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历史久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界域辽阔。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地势宏伟

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明确:作者在写参加宴席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紫电清霜”等词语,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应了前文的“俊采”一词。

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

明确: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同时也紧扣照应了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4.试背课文

二、赏析第二部分

(一)齐读课文

(二)具体赏析

1.本部分是著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

明确:①色彩变化之美;

②远近错落之美;

③上下浑成之美;

④虚实相映之美。

2.鉴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并展开想象,将该句扩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

明确: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图画。

3.这两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明确:一反传统中“悲秋”的习惯写法,为秋景注入了超逸豪迈的情致。

4.

思考: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

①“潦水尽…”,清澈的潭水给人清爽的感觉。

②高耸入云,溢彩流丹的滕王阁令人叹为观止。

③“落霞…”的朦胧秋景,“闾阎扑地…青雀黄龙之舳”的富庶祥和都

洋溢着作者无比愉悦的心情。

作者写自己的喜悦心情毫不张扬,而是寓情于事于景,含蓄婉转地表达出来的,给人天衣无缝、妙合无垠之感。

三、赏析第三、四部分

(一)齐读课文

(二)具体赏析

1.这两部分是由眼前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而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通读课文,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明确:

①“长安”“帝阍”“宣室”→报国无门,济世无路

②“冯唐”“李广”∕“贾谊”“梁鸿”→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流露出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明用)

③“马援”(穷…老…)→不因年华易逝、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④“贪泉”“涸辙”→身处逆境,犹乐观开怀(暗用)

⑤“北海”“东隅”→不甘沉沦

⑥“孟尝”∕“阮籍”→反衬自己坚定意志(正用∕反用)

⑦“终军”→表示请缨无路

⑧“班超”“宗悫”→表投笔从戎、乘风破浪的志向

⑨“杨意”“凌云”∕“钟期”“流水”→感怀才难用、知己难遇

2.请思考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的作用。

明确:使课文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含蓄、典雅而又精练,加强了文章表达效果。

四、课文总结

本文是一篇序,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骈文,作者用富丽华美的词藻,称道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以及寥廓壮美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愤懑悲凉而又不甘沉沦的思想感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篇》评:“对众挥毫,珠玑络绎。”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母爱
推荐一本好书
救救我们的家园
假如我是设计师
我的同学
归来吧,美丽的家园
“手拉手、心连心”活动
母爱的伟大
练字启示
温馨,和谐的家
鸽子
愚人节
常回家看看
尴尬
班级趣事
浅谈实体店未来的发展方向
高职设计类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双导师制教学模式下高职报关专业校外导师管理模式的探讨
我国物流业未来发展趋势
试论高校职业指导改革与实践
浅谈如何做好中专语文复习工作
浅谈无水港发展新形势下的职业教学内容的开发
如何加强辅导员职业化能力
翻转课堂对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中专音乐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营改增”对企业税负影响的实证分析
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与语言艺术
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探讨
浅议体育意识的重要性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黄河象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积累·运用三》教学设计
游园不值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其它参考资料
《两块银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建议
《鲁本的秘密》教学设计示例
《鲁本的秘密》教学设计示例
游园不值 饮湖上初晴后雨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两块银元》教学设计
《走进成语乐园》教案
《示儿》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