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2
《说“木叶”》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养成咀嚼、回味的良好阅读习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策略: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在探讨中加深对诗歌语言微妙意味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入:(投影以下内容)师生朗读一遍(读出感情来)。
《九歌•湘夫人》:(节选)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木与树、木叶与落木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大家速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二.(投影以下内容)
1.诗歌中的语言可以单凭语言解释吗?为什么?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意象
微妙的意味
木
树
(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而“落叶”,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郑板桥有一句诗,叫做“删繁就简三秋(),领异标新二月花。”在()处应填“树”还是“木”好,为什么?
三.品味下列诗句,谈谈你对它们的微妙的意味和表达效果的理解。
(培养学生体察、咀嚼、品味诗歌语言的习惯,培养融会贯通质疑思辩的能力)
第一组: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韦应物)
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白居易)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
第二组: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第三组: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诗经〉〉)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杜甫)
四.作业:摘抄、诵读课文中的名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动物乐园
- 欢乐小天使
- 空旷的沉默,往昔纯真的梦
- 看着六月的阳光,期待明年花开
- 童年趣事
- 一件令我惭愧的事情
- 放飞小鸟
- 最好的奖赏
- 我的山西之行
- 元旦
- 飞翔
- 母爱
- 说舍得
- 永远的樟树林
- 齐心协力
- 海尔转型的药方:人人创客
- 老干妈“逆营销”背后的营销规律
- 红包大战红了谁?
- 互联网时代企业面临的九大危机
- 给公司找个“业余爱好”
- 内容营销:从讲故事开始
- 颠覆传统年会:2015中国孤独者粘会震撼广州
- 朋友圈广告能否激进微信商业化?
- 分众每年砸2亿元试错移动
- 摩托罗拉又回来了
- 新常态下,“小企业”会有“大作为”
- 创业者的盛宴才刚刚开始
- 如何打造一场《穹顶之上》式的成功营销?
- 左右傍上特斯拉 大玩跨界合作
- 武媚娘的胸没了,天天P图却火了
- 15.放风筝
- 19.古诗两首
- 21.手术台就是阵地
- 24.古诗二首
- 19.* 让我们荡起双桨
- 21 李时珍 一、教学要求
- 24.千里跃进大别山
- 基础训练1 一、教学要求
- 20.“你们想错了”
- 基础训练6 第一课时
- 22.我的弟弟“小萝卜头”
- 13.美丽的小兴安岭
- 注意段与段的联系 (读写例话)
- 12 瀑布 一、教学要求
- 11.*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