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8
《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堂设计之四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韵文,讲的是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小画家们在雪地上留下不同的作品,而青蛙和他们不同,正在睡觉呢。课文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要求: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几、用、鱼3个字。认识2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教具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竹叶、枫叶、梅花图片
3、投影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冬天到了,小朋友们喜欢下雪天吗?雪后,小朋友们在雪地里玩些什么?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出示课题:22、雪地里的小画家。齐读课题
3、讨论:
读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下雪后,地面上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走在上面会留下一串串的脚印)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小画家?(年龄小,但画画本领很大的人。)
4、雪地里的小画家指的是谁呢?它们画的画什么样呢?我们来谈一谈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连贯。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1、读第一句
⑴看图,想象下雪时什么样?
⑵下雪了,小朋友们高兴吗?小动物们要在雪地里画画,看到下雪,心情怎样?(非常高兴)
⑶再读第一句,要读出高兴的语气来。
2、读第二句
说说谁来到雪地里?一群是什么意思?
过渡:一群小画家都有谁呀?他们画了些什么呢?(自己读一读第三句,小组讨论答案)
3、读第三句
⑴提问:一群小画家都有谁?他们画了些什么?
⑵出示小动物在雪地上跑来跑去的投影片,再观察插图,看看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在雪地里画的是不是与图片上的画很相像?
⑶谁再把第三句读一读?要读清楚谁画的是什么?
⑷小动物们画了什么?(教师引读,男女生对读)反复练习记住?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4、我们平时用什么画画?这群小画家是怎么画画的呀?谁来读第四句话?
⑴指读第四句。
⑵小画家们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
⑶演示活动投影片
小结:原来这是幅美丽的图画,就是小动物们走在雪地上,爪子或蹄子留在雪地上的脚印呀!
⑷你们夸夸他们吧!
⑸齐读第四句话。
5、师生分谈五、六句话
师: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生:他在洞里睡着啦
⑴提问:青蛙为什么不到雪地里和小动物们一起画画呢?(他在洞里睡着了)
⑵青蛙为什么躲在洞里睡觉呢?
(学生讨论交流-青蛙是冬眠的动物)
⑶最后两句话一问一答,你能读出问答的语气吗?
指名读(指导)
6、练读全文(配乐朗读,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四、指导背诵
1、填空背课文
2、独立背诵,同桌互背
3、指名背,集体背
五、小结
六、想象思维(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冬眠的?)
读了这篇文,我们知道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脚趾形状不一样,还知道了青蛙冬天在洞里冬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识字、写字
教学重点:
指导写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词语、生字卡
竹叶小马月牙不用
马牙用笔加
二、识字、写字
1、分小组学写生字
⑴读准字音
⑵分析字形、数笔画
2、指导写字
几:第一笔是竖撇,写在竖中线的左边,第二笔乙起笔与
起笔相连,两笔的底部要摆平。
用:外连接的冂不能写得太大,也不能写得太小,最后一笔竖要压在竖中线上。
鱼:中间的田不能写得太大,田的第二笔
要横压在横中线上,第四笔
压在竖中线上,最后为长横。
三、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连连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题
2、集体背诵第三句话
3、自己连线,老师集体纠正
四、思考
1、你们还了解哪些动物是冬眠的?
2、还有哪些动物也会来到雪地画画?
五、讲评小结
(教后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消逝
- 四季
- 想当年我们背靠背
- 我们的心近了
- 有一种痛叫回忆
- 苦难,成长中最好的催化剂
- 羽
- 在文字中飞翔
- 让爱回家
- 我爱黄裙凤蝶
- 我爱春雨
- 千纸鹤所寄托的希望
- 今夜无眠
- 花与人生
- 我爱四季
- 协商民主有效性的认识路径:基于程序一结果的分析框架
- 昔日清华不唯权
- 我当律师的一段经历
- 关于香港民主发展进程的考察
- “占中”软暴动中的美国因素及应对建议
- 德意志大学的兴衰
- 房地产经纪合同佣金支付条件规则重构
- 民营资本进入沙产业问题探讨
- 论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共同体意识
- 对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思考
- Thinputer桌面虚拟化平台在电子阅览室的应用
- 南宋书院的学祠与学统
- 泰、新、越对中美的对冲战略比较研究
- 我目睹的中华民国
-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求解
- 《共同的家》教案之三
- 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雨后的森林》教学设计
- 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雨后的森林》教学反思
- 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学校是乐园》教学设计
- 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学校是乐园》教学实录
- 《学校是乐园》课文
- 《雨后的森林》课文
- 《共同的家》教案之四
- 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学校是乐园》教学反思
- 《共同的家》教学反思之一
- 《共同的家》说课设计
- 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雨后的森林》教学实录
- 《学校是乐园》教案(语文S版)
- 《雨后的森林》课堂设计之一
- 《学校是乐园》教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