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1
《暮江吟》教学设计
《暮江吟》教学设计之三
一、板书并解释诗题
解题是学习这首诗的一把钥匙。板书诗题后,提问:“暮”是什么意思?“暮”和“江”在这儿各交待了什么?“吟”当吟唱讲。从题目中我们就知道诗人吟唱傍晚江上的景色。通过解题使学生对诗的内容有个大概了解,为学诗奠定基础。
二、运用配乐朗诵方法范读全诗
先放一段古笙乐曲,再配乐朗诵全诗,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调动学生的情感。
三、运用工具书自学古诗
预习,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出示写明自学要求的小黑板,让学生按要求自学《暮江吟》。
1.默读《暮江吟》。
2.把不懂的字词划出来,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暮江吟》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景色是什么样的?
四、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根据诗句中一些难于掌握的关键字、词,设计一些问题:“残”是什么意思?残阳的形状和颜色是怎么样的?“铺”在诗中是什么意思?联系诗句判断“瑟瑟”和“可怜”两个词在词典中应取哪种解释?诗人描写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夜幕降临了,诗人看到的夜景是什么样子?要求学生了解诗人是怎样抓住景物的色与形进行描述的。
2.师生依诗作画,加深学生对诗中所写景物的方位和诗意的理解。依诗作画,既能检查学生对诗意理解的情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把美育和语文课结合在一起了。
3.指导学生表情朗读,体会诗的感情色彩。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是理解诗意的关键。读的方式有个别读、齐读、配乐读等等,并要求学生读出感情。如“一道残阳铺水中”,要求学生读得平缓、轻柔;“半江瑟瑟半江红”,要读出惊叹的感情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则要读出赞美的情感。
4.运用根据诗意自制的彩色幻灯的投影,来加深学生对诗的美感,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五、总结概括诗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
1.《暮江吟》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暮江吟》描绘了深秋从傍晚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诗人描写景物的着重点相同吗?
六、课堂巩固练习
让学生根据诗的意思和彩色图片,将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短文。这比老师在黑板上抄一句诗意,学生再写一句要强,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进行了写作训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做个女儿不容易
- 师香瓣瓣
- 游海上名山——崂山
- 学习不好的滋味
- 生活需要阳光
- 走进罗芳
- 珍惜能源
- 书是我的好朋友
- 《彼岸花开》读后感——天使在人间
- 知难而进,才能成功
- 假如我有一只尼尔斯的鹅
- 感恩重阳
- 《穷人》续写
- 秋天的景色
- 原来,那是爱
- 富瑞特装:股价走出底部
- 新国都300130
- 证通电子002197
- 永艺股份603600
- 高德红外:停牌或因制冷探测器项目
- 牛市催生分级基金井喷股指波动警惕“双杀”风险
- 东软集团600718
- 北陆药业300016
- 三友化工600409
- 兆驰股份002429
- 广田股份:巨额订单为增长护航
- 家电:资本合作凸显黑电价值
- 安硕信息300380
- 洽洽食品002557
- 上周荐股第一名
- 《燕子》教材理解
- 《燕子》教学设计
- 《燕子》片断赏析
- 《燕子》教学设计
- 《燕子》教学设计
- 《燕子》教材理解
- 《燕子》教学实录
- 《燕子》教学设计
- 《燕子》片断赏析
- 《燕子》教学设计
- 《燕子》片断赏析
- 《燕子》教学设计
- 《燕子》教材理解
- 《燕子》教学设计
- 《燕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