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5
赤壁之战其它参考资料
赤壁之战其它参考资料
“思考·练习”2和“思考·练习”3可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教学过程 中完成。火攻可分为四步:
①黄盖写信,向曹操假投降;
②选择刮东南风的一天,船上装上引火的材料,驶向曹营;
③船接近曹营时,黄盖命人点火,火船冲进曹营,曹营火光冲天;
④周瑜带兵追杀曹军,曹操从华容道逃跑。
第3题要求学生找出写东南风的句子,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这也是实施火攻的关键条件。说明东吴的将领善于利用天时和地利等自然条件。如果没有这一关键条件,火攻就不可能实施。如果东南风不急,船行便不快,火攻也有可能因对方有了防备而失败。所以,火攻计策之所以能取胜,归根结底是东吴的将领知己知彼又懂得利用天时之利的结果。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时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公元208年秋天,曹操在统一了北方之后亲率号称八十万人的水军沿江南下,企图消灭刘备及孙权,统一中国。孙权与刘备结成联盟,共同抗击曹军,两军在位于长江中游的赤壁相遇。吴蜀联军根据曹操士兵都是北方人,不习水战以及他们的战船相连行动不便等不利因素,巧设诈降火攻之计,大破曹军。曹操军队死伤无数,损失惨重,仓皇败走华容道,逃回北方。此后曹操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实力,刘备趁机夺取了益州、荆州,与魏、吴两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赤壁历史上发生赤壁之战的地方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的赤壁山。其山高五十多米,岩石皆呈赭红色,是约一亿年前因砾石、砂子与铁质、钙质等物沉积胶结氧化而成,又因地质断层而露出地面,这种特殊的地貌被后人传说为火烧赤壁时烧成红色的,因而更增添了赤壁之战的神奇色彩。此外湖北黄岗县西北的江滨有一赤鼻矶,也是悬崖峭壁赭红如火烧一般,兀立临江,因与“赤壁”同音,相传为赤壁古战场。宋朝苏轼贬官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曾经游历此地,追怀古事,写下了千古绝唱《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的文章,其实此处并非真正的赤壁古战场。
曹操(155—220)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史称魏武帝。曹操祖籍安徽亳县,小名阿瞒,字孟德。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扩张了自己的军事实力,又于建安元年(196年)把汉献帝迎至许昌,遂“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13年做了丞相,赤壁之战被刘备孙权击败后回北方重整势力。公元216年自封魏王,曹丕继位后追封其父为武帝。曹操精通兵法,又长于诗歌,以诗抒发报负,今存诗20余首。其诗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成为英雄老当益壮,志气冲天的代言,堪称千古绝唱。
周瑜(175—210)字公瑾,三国时吴国名将,庐江舒县(安徽舒城)人,出身士族,辅佐孙策、孙权建孙吴政权,又与孙权为连襟。在建安13年曹操大军压境时与鲁肃等人力主迎战,并亲率大军破曹操于赤壁,赢得了千古英雄美名,后因病去世。
黄盖字公覆,吴国宿将,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人。赤壁之战中,他率领数10艘装满芦苇、火硝和硫磺等引火之物的小船诈降,趁机点火以火攻之计破了曹军船阵和兵营。
华容道华容是县名,设于西汉,在今湖北潜江县西南。因曹操赤壁之战后取道华容县北归,故称华容道。
火硝又称土硝或硝石,白色或灰色,含有一种叫硝酸钾的化学物,受热分解后可释放大量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可助燃,因而常用于制火药、火柴等。又因其中含有氮和钾,且易溶于水,故又可作化肥使用。
硫磺硫的统称,为浅黄色结晶体,可用来制造硫酸、火药、焰火等,可作杀虫剂,又可用于治疗皮肤病。许多温泉水或地热井中抽出的热水中就含有硫的成份,因而可以治疗皮肤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文具盒的自述
- 小白兔结婚
- 你可知道
- 彼岸花也没有开放
- 母亲的爱是空气
- 成长的滋味
- 脚印
- 原来他并不可怜
- 那一幕
- 中山公园
- 祖国在我心中
- 我的烦恼
- 我们要的唯一
- 多彩的秋天
- 转身的幸福
-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
- 论国际金融工具在海外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运用
- 2015年春节黄金周消费市场平稳较快增长
- 绿色GDP统计的难点及解决途径探讨
- 内部审计如何发挥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 外部审计对终极控制权的制约作用分析
- 市县级医疗事业单位审计的重难点及其对策研究
- 宏观经济政策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
-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商营销模式分析
-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力的措施探析
- 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与原则
- 把握世界大势 提高开放水平
- 坚定信心 奋发有为 推动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
-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难点解析
- 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利益保护关系研究
- 14《挂两支笔的孩子》
- 7《开国大典》
- 21《古诗三首》
- (选学课文)《松坊溪的冬天》
- 9(选学课文)
- 《练习6》
- 23《螳螂捕蝉》
- 25《爷爷的芦笛》
- 20《三顾茅庐》
- 13《将相和》
- 24《最大的麦穗》
- 1《沿着红军走过的路》
- 15《庐山云雾》
- 8《学会合作》
- 22《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