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2
14、理想的风筝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常常会看见一些身体有残疾的人。有些残疾人身残志不残,走出了一条灿烂的人生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理想的风筝”讲述的就是一个残疾人的故事。
板书:
二、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交流所得。
三、再读探究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班上汇报。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对结尾句有什么理解?(这句话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又是在告诫我们应该像刘老师那样热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创造生活。)
(4)题目“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含义?(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的天地间在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四、总结扩展
1、通读全文,或听范读录音。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3、写法上启示。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
课上:跳跃旋转 关爱学生 生命顽强
课下:放飞风筝 追赶风筝 热爱生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好习惯
- 奥运时刻
- 这就是我
- 回忆,分别
- 我们班的“林俊诗”
- 有这样一种声音
- 读书
- 中秋赏月
- 我的学校
- 在国旗下成长
- 走一步,再走一步
- 她牵着我的手
- 我和我的同桌相比
- 四只狐狸
- 时间背后
-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研究
- 陕西省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 浙江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提升研究
- 国营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究
- 便携式雾霾净化器推广应用可行性的研究
-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及其途径
- 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邓小平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群众工作探析
- 当前教育经费管理的问题与应对
- 马克思消费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 浅析新常态下如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兼论紧迫性与必要性
- 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能力研究
- 农村集体用地合理流转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
- 铁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思考
- 武警部队采购人员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培养对策
- 《想别人没想到的》课文
- 《和时间赛跑》教学札记
-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 《画杨桃》其它杂项
- 《画杨桃》其它杂项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札记
- 《和时间赛跑》教学札记
- 《画杨桃》其它杂项
- 《和时间赛跑》教材理解
- 《和时间赛跑》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