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0
--《火烧云》教后记
将块状教学与抓关键字教学结合在一起
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都看到过云,(板书:
云),但你们看到过“火烧云”吗?谁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同学们摇头或哑然。)。其实,同学们是见过“火烧云”的,只是没注意而已,谁能根据字面的意思推测一下,什么是“火烧云”呢?
生:就是云彩被火烧着了。
师:说得真好!云彩在哪儿?
生:天空中。
师:天空中有火吗?
生:没有。
师:正常情况下天空中虽然没有火,但同学们却常常会说“火辣辣的太阳照着大地”。也就是说,太阳发出的光比火的温度还要高,只是它离我们较远,我们觉得没有火烤那么热而已。某些傍晚,部分阳光透过云层,射出彩色的光芒形成霞光,而没有穿透云层的阳光使得云层的颜色呈现不同的色彩,形成了火烧云。
二、朗读课文,自学探究。
师:文章中有一句写“火烧云”“烧”的特点的句子,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把这句话找出来。
生:“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你说得真好!这句话就是解释什么是“火烧云”的。请同学们把这句话齐读一遍。读完后,再自由朗读全文。文章中有一句话明确地写出了“火烧云”变化多的特点,读完后,请同学们找出这句话,并画下来。
李西: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
师:(指导重读“极”)孩子,你看得真准!不过,你能不能再读读这句话,把最能代表火烧云变化多的那个字重读。
李西:重读。(读完后,其他同学一起读一遍)
师:同学之所以都找对了老师的问题,是因为你们读书爱动脑筋的结果。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文章从两个方面写出了火烧云“变化极多”的特点。我看同学们读完文章后能不能概括出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写出了火烧云变化极多的特点?
李传睿:颜色变化极多。
李成坤:形状变化极多。
师:你们两个真聪明!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学习颜色变化多的部分。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完后画出不懂的地方。
生:读课文。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是半灰半百合色?”
师:谁见过“百合”,是什么颜色的?
贾克钰:我见过。它的茎是粉红色或白色的,花是白色的。
师:你真是见多识广!那么半灰半百合色也就是(学生齐说)“一半是灰色,一半是粉红色或白色”。同学们真聪明!下面请同学们高声朗读这段,并根据板书记忆,我看哪个孩子记得最快?
生:齐背课文。
师:同学们记得真快!下面我找三个同学分别朗读写火烧云形状变化多的部分,其他同学边听画出文章不懂的地方。
夏婷婷、李泽齐、刘洋朗读课文。
师:读得不错,要注意把马、狗、狮子是怎样变化的读得稍重一点儿。请同学们自由练习一下,一会儿,我再让同学们朗读。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文章描写的画面。然后指名几个同学做动作理解这三部分内容。
生:读课文,想象画面,做动作。
师:同学们理解的不错!下面,请同学们看着板书试背这三部分内容。
生:试背这三部分。
四、理解顺序,指导写法。
师:同学们记忆的真快!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及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看作者是以怎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画出有关的两个词。
生:自由朗读。
毕凯鹏:这篇课文是按照火烧云先上来再下去的顺序写的。文章中的两个是火烧云“上来了”和“下去了”。
师:说得真好!请同学们将文章的第一、第二及最后一个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思考一下:如果文章没有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极多的部分会是什么感觉?
生:自读课文。
冯哲:这样写得不具体,看不出变化极多。
徐海歌:这样看不出火烧云的特点。
......
五、整体感知,加深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所以,我们描写事物,要写出事物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仔细体会一下作者的感情,带着对火烧云的喜爱,再把课文朗读一遍。
六、布置作业
回家观察一种事物,仿照火烧云的写法,重点写出这种事物的颜色和形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尊敬的人
- 我们的数学老师姓“古”,不高不矮,脸很宽,
- 我被欺骗了
- 假如没有她
- 长大后我将成为你
- 清洁委员的N招“武林绝技”
- 友谊长存
- 同桌的超级功能
- 超音波老妈
- “上帝”朋友
- 我的好朋友
- 我心中的“老牛”
- 我的表妹
- 我的青山老师
- 夸妈妈
- 我国港口间的比较优势分析及竞争合作策略研究(1)论文
- 印度与东盟贸易合作对我国的影响(1)论文
- 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高新产品的出口影响(1)论文
-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升级的对策(1)论文
- 成本会计的发展及策略论析(1)论文
- 中韩经贸现状与趋势展望论文
- 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及对策(1)论文
- 反垄断视角下的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策略(1)论文
- 浅析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外贸收益的影响(1)论文
- 汇率变动对中日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1)论文
- 政府促进海外直接投资行为特征分析(1)论文
- 中国贸易条件变化和波动情况的经验分析(1)论文
- 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对我国汽车出口的影响(1)论文
- 基于国际经验发展中国小额信贷的政策取向(1)论文
- 贸易便利化对中韩贸易的影响论文
- 11.春教学设计
-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11
- 《女娲造人》简案及课后反思
-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6
-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17
- 《春》教学设计
- 《理想》教学设计4
- 《人生寓言》教学评点
-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4
-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9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3
- 邓稼先
-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5
-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3
- 《风筝》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