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1
《跳水》创造性思维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已开始重视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但是这种训练应该与理解课文内容结合起来,要有助于学生去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而不是不加分析地认为学生想得越多越好。
例如,在教《跳水》时,有的教师要学生去想象猴子抢去孩子的帽子后,孩子会怎么想?这就没有必要。表面看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但这种思维的开展并不是这堂课的重点所在,不搞这个训练也影响不了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因为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不在前面部分,而在课文的最后两节,主要想说明船长的当机立断、沉着果敢。我们要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就应该围绕这个教学重点进行。
我们不妨这样设计课堂教学:当讲到孩子因追猴子而误上横木、面临险境时,教师不要马上揭示下文,去讲读船长的出现,而可以引导学生对照插图,进行想象:谁能想出什么办法把那孩子救下来吗?学生会想出许多可能的或不大可能的解救办法来。这无疑是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一种方式。接着,通过讨论,去排除那些不合理或不可能的解救办法后,“船长强逼儿子跳水”这一办法才显出其唯一可行性来。这是思维的集中,从而进一步理解了船长的果敢精神。
这时,还可继续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孩子千钧一发之际,其他人束手无策,船长却这样沉着,能想出“跳水”的办法来呢?学生各抒己见,就能进一步认识到这个船长是远洋轮船的船长,而远洋轮船在航行中是会遇到各种风险的,船长具有应付各种复杂情况的经验,所以能临危不乱,当机立断。同时,他所以想出“跳水”这个办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冒险之举,他也知道“跳水”可能会使孩子受伤甚至死亡,但他只能这样做了。实际上这样的分析,就使学生的认识深化了一步,思维得到了发展,使他们初步意识到船长身上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如果这时有学生能提出质疑:“万一那孩子在船长命令发出后还没有跳水,船长会不会真的开枪?他该怎么办?”那就更好了,说明学生的思维有了变通性,这正是我们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所要求的,而这种训练是与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优秀的我
- 快乐伴我成长
- 龟兔赛跑续集
- 我的朋友
- 把快乐种在心里
- 不想长大
- 大树睡了
- 永远是多久
- 真正的美丽
- 保护地球
- 我们一家人去北京旅游
- 我的双休日
- 心灵的储蓄
-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 20年后回故乡
- 对“黄牛党”热炒医院门诊号的经济学分析
- 基于企业竞争情报视角对美团网站营销经济的SWOT分析
- 浅谈ERP系统应用与完善
- 物业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分析
- 我国发电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在人口研究中的应用
- 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新形势下医院绩效工资核算分配方案的讨论
- 新疆地矿局稳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思考
- 关于完善我国保险市场退出机制的思考
- 浅谈如何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 从民间融资事件浅谈地方政府职能
- 中小企业年金制度的特点与运营刍议
- PI制下科研单位采购管理改进对策提出
- 国家治理境遇下国审相关人员的转型和提升
- 《小摄影师》课文
- 《灰雀》教学设计
- 《小摄影师》其它杂项
-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 《小摄影师》教学札记
- 《灰雀》教学札记
- 《灰雀》教学设计
- 《灰雀》说课设计
-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 《灰雀》说课设计
- 《小摄影师》教学实录
-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 《小摄影师》片断赏析
- 《小摄影师》其它杂项
- 《灰雀》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