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21* 最后的辉煌 教学设计
21* 最后的辉煌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读懂课文,弄清“最后的辉煌”指的是什么。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描写诺贝尔的两件事之间的联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l.继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诺贝尔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教育学生学习诺贝尔的爱国情感以及对全世界、全人类的无私的爱和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对和平的热爱。
(四)美育渗透点
诺贝尔将自己的巨大财富贡献给全人类,引导学生体会其心灵之美。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课外,鼓励学生搜集资料阅读以了解诺贝尔本人;课外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并通过感情朗读以完成本课的教学。
(二)学生学法
自学、自悟、讨论、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最后的辉煌”的意思,体会诺贝尔对祖国、对世界、对全人类的无私的爱和奉献精神。
(二)难点
了解描写诺贝尔的两件事及其两件事之间的联系。
(三)解决办法
通过自学、感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及感情朗读突破重、难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自学、自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五、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有关诺贝尔的故事和图片,都有谁带来了?
(教师鼓励搜集资料的同学,请他们介绍自已搜集到的资料,也可通过实物投影将搜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
教师总结并导入 :那么诺贝尔在他临终之际又为人类做出了什么贡献?(揭示课题并板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生词。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1)拿不准的字音和生词提出来请其他组同学帮助或教师指导。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可先请一个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1)“最后的辉煌”指的是什么?
(2)课文是通过哪两件事来描写诺贝尔的?这两件事有什么联系?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议答。
(l)“最后的辉煌”指的是诺贝尔在他临终之际将他的巨额财产捐助给祖国及全人类,对人类科学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课文写了诺贝尔两件事。一是写诺贝尔是伟大的发明家和举世闻名的企业家,拥有巨额的财产;二是写诺贝尔临终之际将所有财产捐助给祖国及全人类,做为医学教育事业及奖励基金。
这两件事之间是因果关系。正因为诺贝尔创造了将近二百万英磅的财产,才为晚年的捐助创造了条件。
(学生汇报时,教师随机点拨,引导其他小组补充。)
4.你觉得诺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l)学生默读勾画理解。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学生采用读句子、抓词语、谈理解的方法汇报交流,彼此相互补充,教师适时点拨。)
(4)指导朗读。朗读时重点指导学生抓句子,以体会诺贝尔对事业的执著以及对祖国、对全人类的无私的爱。
(四)学生质疑,谈感受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谈感受后,教师总结。)
附:板书设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同学的“味道”
- “熊猫”是班长
- 我的“守门神‘‘同桌
- 我忠实的“仆人”
- 爱哭的人
- 爱看书的我
- 倒霉还是不倒霉?
- 爷爷
- 我们班的“河东狮子咳”
- 我pf的人
- 我的好朋友-――“锅巴”
- 我是一个“偷”书贼
- 魔鬼、天使
- 妈妈的爱
- 三国里的NBA
- 浅谈构建应对反倾销成本管理系统的设想(1)论文
- 试论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现状和对策(1)论文
- 统一思想 明确任务努力开创经贸工作新局面(1)论文
- 中俄边贸60年回顾与展望(1)论文
- 论应对反倾销的长虹行为剖析(1)论文
- 连锁零售企业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1)论文
- 关于增强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能力的对策建议(1)论文
- 中国军贸发展策略研究(1)论文
- 浅谈中国纺织服装贸易面临的困难与挑战(1)论文
- 浅议中非纺织服装贸易摩擦(1)论文
- 浅析我国行业协会在应对反倾销中的对策(1)论文
- 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结构(1)论文
- 关于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的博弈分析(1)论文
- 论我国中小型纺织品外贸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策略(1)论文
- 浅析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行业出口的影响及对策(1)论文
- 《观舞记》教案8
- 短文两篇《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8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11
- 《黄河颂》 教案设计15
- 《社戏》教学设计13
-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11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9
- 《邓稼先》教学设计14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10
-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14
- 《木兰诗》教学设计17
- 《华南虎》教学设计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11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12
-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