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28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2、分清课文的主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议花生”部分。
教学过程 :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落花生
2、由笔名引入课文:作家许地山有个笔名叫落华生,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童年的时光。
3、翻开书,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几件事?
对作者影响最大的是哪件事?
4、那天晚上,在茅亭下,他们谈论花生的什么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5、分角色朗读,老师读叙述部分,其他孩子边听边勾画,他们各自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
6、引读齐答:对于花生的好处,姐姐说:
哥哥说:
我说:
爸爸说:
7、其中谁的谈话对“我”的影响最大?
8、指名读爸爸的话,其他的孩子勾画出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
9、全班齐读。
10、从父亲的话语中,你知道花生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
11、从这里可看出爸爸将=花生和苹果,石榴,桃子乡比较在哪一点上赞美了花生?
12、自己想一想,读一读。引导:爸爸在赞美花生的什么精神,学生结合爸爸的谈话内容谈,不炫耀,默默奉献的精神。
13、全班一起读,读出这种精神。
14、爸爸只是在赞美花生的精神?吗不是的。他是在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做什么样的?人因此,父亲接下去说:引读第12自然段。
15、爸爸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呢联系爸爸的话,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是啊,爸爸教育孩子门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不摹虚名,默默奉献。怎么读爸爸的话?练读,指名读,全班读。
16、爸爸由赞美花生的可贵之处,谈到怎样做人,许地山听懂了爸爸的话吗?所以,他说:引读
17、年幼的我是怎么理解父亲的话?的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18、许地山懂了,同学们也懂了,男孩子读,女孩子读。
引读:人,要做:不要做:
19、许地山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48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读许地山说的话。
20、学到这里,我们知道课文是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那么,你长大以后,准备做象花生一样的人,还是准备做像桃子,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呢?为什么?
21、这篇课文主要内容是议花生这部分,作者为什么把议花生作为主要内容来写?
22、这篇课文朴实无华,使读者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感染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相信也感染着你,把你感受最深的自然段,有感情的读一读,再练习背一背。
板书:
种花生
收花生
准备过节
议花生可贵:果实埋在地里{默默奉献不炫耀} ◆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冬天来了
- 我也疯一回
- 喜糖
- 温暖的毛衣
- 我的骨头你别抢
- 爱的奉献
- 高大的背影
- 小小快乐
- 家里的幸福
- 家人的爱是无私的
-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
- 我喜爱的狗
- 读《野草》有感
- 第一次滑旱冰
- 读书让人陶醉
- 基于大学科技园的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衡阳市规模工业支柱行业研究
- 浅议“蓝黄”经济区建设对山东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驱动作用
- 石林县农庄经济发展与旅游发展问题探析
- 试论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社会化
- 针对国家抑制“三公消费”政策如何调整酒店经营战略
- “海”与“南珠”文化联手助推北海旅游业发展
- 边境口岸贸易理论探究
- 影响中职升本师范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 关于发挥我国酒店联盟有效性的思考
- 探寻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发展前景
- 新形势下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研究
- 会计专业课程案例教学优化对策分析
- 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的探讨
- 科研院所科技管理人员素质探究
- 11*金色的脚印
- 给快乐天使——《晏子使楚》
- 这件事(习作训练)
- 《读李白诗歌 品太白遗韵》教案
- 自主赏析 创新阅读
- 西门豹
- 让情感激发渴求知识的兴趣
- 《赤壁之战》教案与分析
- 草原
- 《赤壁之战》教案
- 《晏子使楚》
- 可爱的家乡
- 《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
-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 我的战友邱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