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早发白帝城》

教学目标

1、学会五个生字,

正确读写“白帝城、江陵、猿声”等词语。

2、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3、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

4、理解诗句意思,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诗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重点词句,读懂古诗。

教学方法:

直观法、合作学习、情境感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让学生课前查阅与这首古诗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

新课

1、背诵《绝句》,说说诗意。

2、回忆上节课学习《绝句》的方法,课件展示学习步骤:

(1)熟读古诗

(2)理解诗意

(3)想象意境

(4)练习背诵

3、师:今天,我们继续用上一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一首唐代诗仙李白的。

二、学生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简要介绍作者李白,教师加以补充

三、解题

师:这首诗的题目,谁知道它的意思?

早:早上。

发:出发。

白帝城:地名,在今重庆奉节城东白帝山上,位于长江三峡一带。城居高山,地势险要。(课件展示地图)

四、指导自学

课件展示自学要求:

1、自学生字词,自由朗读本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利用注释读懂本诗,体会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3、画出不理解的地方,通过查阅工具书,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五、小组合作学习

1、汇报各自自学情况;

2、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通过结合各自课前查阅的资料一同解决问题;

3、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六、汇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汇报朗读。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3、从一、二两行诗中,你读懂了什么?(诗人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距离多远、需要多少时间?)复习“夸张”手法的运用。

4、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早晨离开了仿佛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5、指导朗读一、二行诗。

6、你对后两行诗是怎么理解的?

7、这两行诗表现了行船之快,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轻松、愉快)

8、指导朗读,学生试读。

七、体会诗人心情及诗歌意境

1、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交流:为什么诗人会觉得船行得特别快?(顺水行舟;作者愉快的心理使然。)

2、正因为如此,所以诗人在第一句就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为什么诗人说白帝城仿佛是在彩云中间呢?(地势高;作者心情高兴。)

3、展开想象:诗人在得到赦免的消息后,他会想些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诗人顺流而下,行船经过三峡,见到长江两岸奇丽的景色时,那种欣喜的样子吗?学生自由描述。

4、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诗人喜悦的心情吧!课件播放音乐,学生带表情齐声朗诵。

5、背诵。

刚才老师发现这首古诗同学们读得很熟,甚至有很多同学已经会背了。下面请所有能背的同学背给大家听听。

6、老师也想当场背一背,邀请刚才没背过的同学和我一起来,行吗?

八、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行船的轻快和沿途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重获自由后轻松喜悦的心情。整首诗气势奔放,情景交融,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课外找一两首李白的诗读一读、背一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世界盛典
无奈的一天
我最喜爱的老师
我喜爱的一本书
感恩母亲
回忆暑假第一天
校园生活——累
我爱我家
独一无二的爷爷
背着责任上路
冬雨
续写我要的是葫芦
给舅舅的一封信
难忘的一节微机课
奇怪奇怪真奇怪
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反垄断法规制限制性商业行为的分析模式
金融风险的预测与金融风险评估分析
试论新型市场环境下铁路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
论美国科技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借鉴经验和启迪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研究与对策
现代商业银行营销活动探讨
对比银行贷款与发行债券的融资方式
互联网金融冲击下传统商业银行的对策思考
浅析法律顾问的合同管理
试析法律风险及风险导向性审计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因素研究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的思考
国有企业反垄断规制的法律思考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雨点儿》教学设计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自己去吧》教学札记
《平平搭积木》教学札记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平平搭积木》教材理解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自己去吧》教学札记
《平平搭积木》片断赏析
《平平搭积木》教材理解
《自己去吧》教学实录
《平平搭积木》课文
《自己去吧》教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