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1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使学生受到父子亲情的感染,受到“爱别人以及做人应有责任感”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这件事怎样体现出父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秋天的怀念》,体验到了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今天,我们再来体验一下生命中的另一份重要的、伟大的爱——父亲的爱。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读通课文,注意读音。
2.再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后,一位父亲在希望非常渺茫的情况下救出了自己的儿子。)
三、小组自学课文
1.理清课文脉络。
2.课文结尾说这对父子了不起,为什么这样说?谈谈你的看法。
思考课文应该分成几大段?每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四、讨论交流
1.课文结构:
第一段(1)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人们受到了伤害。
第二段(2~23)一位父亲去儿子的学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把儿子及其同学救了出来。
第三段(24)父子紧紧拥抱在一起。
2.读文章的第2~23自然段,具体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找出重点的词。
父亲了不起是因为:坚定、疾步、埋头、满脸灰尘、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
儿子了不起是因为:不要害怕,我不怕藏 (板书)
3.通读全文,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1)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父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它无处不在)
(2)学生参照板书,逐步思考,独立概括中心思想。
五、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1.结合生活实例,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别人,尤其是父母。
2.了解父母的生日和父亲节、母亲节的具体日期。
3.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回报父母恩情的事。
教案点评:
本课通过教学最终要让学生深知为人父母,最疼爱的是自己的子女,而作为子女,最应报答父母的恩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基本独立学习了《秋天的怀念》之后,这篇课文更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主要通过阅读、思考、自学、讨论、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清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这件事怎样体会出父亲对儿子的爱有。同时还要将这种德育和美育的渗透落实到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教师又有意识地安排了“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父母的生日和父亲节、母亲节的具体日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回报父母恩情的事。
探究活动
以“父与子”为主题,小组合作编写小剧本,然后排练表演。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文具盒的自述
- 彼岸花也没有开放
- 你可知道
- 我的烦恼
- 那一幕
- 小白兔结婚
- 多彩的秋天
- 成长的滋味
- 祖国在我心中
- 中山公园
- 母亲的爱是空气
- 我们要的唯一
- 脚印
- 原来他并不可怜
- 转身的幸福
-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商营销模式分析
- 2015年春节黄金周消费市场平稳较快增长
-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难点解析
- 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与原则
- 市县级医疗事业单位审计的重难点及其对策研究
-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
- 宏观经济政策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
- 绿色GDP统计的难点及解决途径探讨
- 论国际金融工具在海外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运用
- 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利益保护关系研究
- 外部审计对终极控制权的制约作用分析
- 内部审计如何发挥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力的措施探析
- 坚定信心 奋发有为 推动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
- 把握世界大势 提高开放水平
- 14《挂两支笔的孩子》
- 1《沿着红军走过的路》
- 8《学会合作》
- 21《古诗三首》
- 25《爷爷的芦笛》
- 24《最大的麦穗》
- 9(选学课文)
- 13《将相和》
- 20《三顾茅庐》
- 《练习6》
- 23《螳螂捕蝉》
- 15《庐山云雾》
- 7《开国大典》
- (选学课文)《松坊溪的冬天》
- 22《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