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5
《烧不坏的手帕》教学设计之二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
2、能按照实验的过程有顺序地记叙实验的经过,并能写清楚人的动作、语言和心情变化。
3、激发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具准备
手帕一块(可用红领巾代替),浓度70%的精度一些,盘子一个,盖一个,火柴等。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情。
1、教师取出二块事先准备好的布手帕(我用红领巾代替),问学生:“这是什么?”
2、点燃其中一块红领巾,观察其结果?(红领巾被烧坏。)
3、拿出第二块红领巾,师:这块红领巾,老师给它施了魔法,不怕火烧,为了使火烧得更旺,我还要在它上面倒上酒精,来帮它燃烧。你们信不信啊?
不信啊!那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看看结果到底怎样?
(二)做演示实验。
1、指导观察:
听清实验前老师的介绍,看清实验的全过程和实验时同学们的神情、动作,体味自己的心情变化。
2、实验步骤:
①把红领巾放在酒精中浸湿。
②把红领巾点燃。
③酒精未燃尽之前,用大碗扣住盘子灭火。
④检查红领巾有没有烧坏。
3、明白道理:
请学生猜猜红领巾没有被烧坏的原因。
师说明原因:酒精燃烧时上面火焰的温度高,下面的温度低。老师用的是70%浓度的酒精。30%的水不烧干,红领巾是不会烧坏的。说这块红领巾被老师施了魔法是一句趣话,其实是酒精里30%的水分起了作用。是科学知识发挥了神奇的作用。
(三)列作文提纲。
1、学习“学习提示”第二部分,明确提纲的内容和顺序。
提问题——做实验——出奇迹——明原理
2、学生列作文提纲。
3、交流、评议。
(四)试写作文。
1、学习“学习提示”第三部分,明确写作的要求。
不光写实验时的惊奇、诧异、紧张、兴奋的心情,还要写实验前后老师同学的动作、语言、神情等。
2、放手试写作文。
3、组织交流。
(1)指名读完成的初稿,师生共同讲评。
(2)学生各自修改
同桌互相提修改意见
自己再次修改。
4、誊抄习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与爷爷比童年
- 祖国在我心中
- 我是一只青蛙
- 找不到方向谁帮我
- 狂欢的夜
- 落叶是秋的眼泪
- 友善
- 无奈的我
- 绿色环保
- 那个人
- 我是富人
- 第二次的拼搏
- 妈妈的教导
- 你是否记得
- 在忙碌中,翻过那些山
- 人民币贬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难点分析
- 居民参与、利益分化与基层社区管理意愿实证分析
- 浅析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有效性需求
- 郑州市特殊教育状况分析
- 娃哈哈饮品市场营销调查研究
- 我国海关在对外反倾销中的作用研究
- 试析内战结束以来斯里兰卡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 浅谈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
- 乡村文化对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管理的影响
- 基于生态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对“雾霾”灾害的思考
- 浅谈三角合并制度
-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问题的社会工作考察
- Tesco退出中国市场的原因分析和跨国零售企业在华发展建议
- 商贸流通业与经济增长研究综述
- 《七颗钻石》教学札记
- 《七颗钻石》教学札记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 《七颗钻石》教学札记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 《七颗钻石》教学札记
- 《七颗钻石》教学札记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